缩略图

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研究性作业设计

作者

刘贤琴

重庆市南川中学校 408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和培养历史素养意义非凡。因此,对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进行新的思考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保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如此才能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研究性作业设计

引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它涵盖了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尊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研究性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将家国情怀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1基于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研究性作业设计策略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在设计研究性作业时,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作业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其次,作业设计应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其全面、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再次,作业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通过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作业设计应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着显著的问题,即作业设计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业难度的设置缺乏层次性,二是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从作业难度的设置来看,许多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作业难度变化小,缺乏梯度,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困难重重,而基础扎实的学生则觉得作业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这种缺乏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既不能满足各类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无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当前历史作业设计往往过于单一刻板,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形式,重视书面作业,而忽视了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设计。这种单调的作业形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而且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作业内容也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研究性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3.1作业内容的创新与拓展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作业内容的设置需要从传统的课本知识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的研究性课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访问历史见证人以及参与历史重现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此外,作业内容还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认同。

3.2教师指导策略

在进行研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指导角色显得尤为关键。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水平,给予他们量身定制的指导和建议。这样的个性化支持有助于学生挑选出与自己兴趣相契合且能力范围内的课题。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搜集相关资料,并教授他们分析这些资料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确保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作业任务。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个人责任感。

3.3评价机制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作业的评价往往主要集中在结果的正确性上,而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却不够重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和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们应当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和全面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不仅应该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最终质量,还应该深入考量学生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创新思维的体现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包括知识掌握的层面,还包括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层面。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家校合作的加强

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途径之一。教师需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详细解释研究性作业的重要性和目标,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则可以通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帮助,以及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等多种方式,与学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这种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研究性作业,同时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研究性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创新作业内容、优化教师指导策略、改革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家校合作,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多元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明. “双减”背景下历史作业设计的审思与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34):59-61.

[2]蒲春丽.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23(4):120-124.

[3]李伟.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