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探析
刘楠楠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引言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 性日益凸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民办高校 论课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 等 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更能为中国 式现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 国共 涵深刻 ,既体现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彰显了中国 追求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而非少数人的利 质量发展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 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最后,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它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形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成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正面引导和思想引领,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了其教育效果的提升。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课程未能及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理论成果,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师资力量不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学生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专业和未来发展关联不大,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参与度低。教学资源匮乏,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经费投入方面相对不足,难以满足高质量教学的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亟需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教学改革加以解决,以实现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构建
(一)政策保障机制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作为支撑,国家层面应出台专门针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持政策,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其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例如,制定《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意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办高校同步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配套措施,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资金、资源和政策支持。例如,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民办高校自身应制定内部政策,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其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例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团队给予奖励。通过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政策的协同发力,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资源保障机制
资源保障是民办高校思 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和教 例、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 为教学提供硬件支持。例如,建设思想政治 实践能力。优化师资资源配置,通过引进高 能力。例如,设立专项招聘计划,吸引优秀 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如邀请专家 多层次的资源保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
(三)教学保障机制
教学保障机制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应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及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理论成果,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此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将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纳入考核范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完善评价体系,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的教学保障。
(四)师资保障机制
师资保障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结构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例如,设立专项招聘计划,吸引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入民办高校,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其教学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奖,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增强其工作动力。此外,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通过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升其学术水平。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和鼓励科研活动,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五)学生参与保障机制
学生参与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设计科学的学生参与机制,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例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完善学生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学分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优秀奖,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此外,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通过设计学生参与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社团建设,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生参与保障。
(六)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质量监控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定期检查、评估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例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教学过程监控,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例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制度,组织专家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确保教学质量。建立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加强教学成果监控,通过教学成果展示、评比等形式,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例如,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展,展示优秀教学成果,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反馈机制和加强成果监控,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监控保障。
(七)社会协同保障机制
社会协同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例如,与企业合作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能力。加强校地合作,通过地方政府资源支持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课程的社会效益。加强校际合作,通过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与公办高校合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加强社会资源整合,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提升课程的教学条件和社会影响力。例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增强课程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际合作和社会资源整合,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协同保障。
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政策保障、资源保障、教学保障、师资保障、学生参与保障、质量监控保障和社会协同保障等多维度的保障机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铭 , 孔洁 . 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3,32(05):6-11.
[2] 杨章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四重维度 [J]. 宁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45(05):167-172.
[3] 吕丹红, 祖金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J]. 思想教育研究,2023,(09):104-110.
[4] 卓玥, 曹莎莎.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向度[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3):5-10.
[5] 杨玉英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探析 [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39(03):27-29.
[6] 刘宏达.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系[J]. 思想理论教育,2023,(02):20-26.
[7] 曾君君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实施平视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36(01):1-8.
作者简介:刘楠楠(1996 年7 月-),女,汉族,四川省德阳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基金:2024 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课题,课题名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4ZGSXDH07)
项目基金:2024 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课题,课题名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4ZGSXDH10)
项目基金:2024 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课题,课题名称:国际冲突事件频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以俄乌冲突为例(项目编号:2024ZGSXDH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