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小学数学教师协同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
王娜
定州市西堤阳小学 073000
一、引言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定州市作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辖区内农村小学数量众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占比较大,但农村学校面临着生源锐减、教师数量与结构分布不均、教师专业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因此,探索适合定州市的城乡小学数学教师协同教研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定州市教育基本情况及开展协同教研的必要性
2.1 定州市教育基本情况
定州市辖区内共有小学 289 所,其中农村小学 245 所,占比高达 84.78% 。学生总数为82658 人,农村学生有42165 人。专任教师数为4518 人,农村专任教师 3501 人,其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 1190 人。此外,定州市拥有小学数学名师付海立工作室(共 10 人)和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13 人),且工作室和教研组经常组织送培送教活动。
2.2 农村学校现状
2.2.1 生源锐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流动加剧,乡镇学校生源大量流向城区,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校学生不足 100 名)普遍增多。生源的减少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闲置,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2.2 教师数量与结构分布不均
农村学校教师数量较少,多数学校仅有教师 10 名左右,且要承担多学科教学工作。这种分散的教师分布状态使得教师难以在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2.3 教师专业发展困难
由于农村学校相对分散,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较少,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和学习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这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育人质量的提升。
2.3 开展协同教研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开展城乡小学数学教师协同教研具有重要的必要性。通过协同教研,可以打破城乡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协同教研还可以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定州市城乡小学数学教师协同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索
3.1 依托名师工作室与中心教研组
定州市小学数学名师付海立工作室和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在协同教研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工作室和教研组定期组织城乡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例如,工作室邀请教育专家为城乡教师举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们及时了解教育前沿动态。在教学观摩活动中,安排城区优秀教师和农村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然后组织城乡教师共同评课议课,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3.2 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工作室和教研组经常组织送培送教活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送到农村学校。送培活动包括针对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如数学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送教活动则是选派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示范课教学,课后与农村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解答农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一次送教活动中,城区教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示范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城乡教师围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农村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3.3 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平台
为了方便城乡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与合作,定州市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 群等。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教学困惑,及时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和建议。同时,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如线上研讨、线上备课等。例如,在准备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城乡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共同备课,分享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源,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
定州市开展的城乡小学数学教师协同教研模式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通过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深化教研活动、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可以不断提升协同教研模式的质量和效果,为城乡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希望定州市的经验能够为其他地区开展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建东. 指向激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J].教书育人 , 2024(32).
[2] 孙春萍 . 卓越教师视角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J]. 教书育人 ,2024(35).
[3] 刘庆, 郭萍. 小学“五航”数字之师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 , 2025(16).
[4] 黄文英, 吕丽. “三研四精五环”框架下县域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 , 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