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实践研究
杨宝坤
济宁市观音阁小学 27200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通过技术手段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古诗词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学生背诵为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AI 技术能够将抽象的古诗词转化为具象的情境,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手段,为学生呈现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场景和情感。例如,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通过虚拟场景展现出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AI 辅助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AI 系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自动生成多样化的情境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同时,AI 能够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在理解、背诵、赏析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使教师能够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AI 辅助的情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时空障碍,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作者情感。通过构建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情境、生活场景,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如爱国情怀、思乡之情、人生感悟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有助于学生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文化传承与育人目标的统一。
二、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的应用路径
(一)构建沉浸式教学情境
AI 技术能够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构建多维度的沉浸式教学情境。利用 VR/AR 技术,将古诗词中的意象、场景进行可视化呈现,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例如,在学习山水田园诗时,通过虚拟场景带领学生游览诗中描绘的山川、田野,感受自然之美;在学习边塞诗时,呈现边塞的风光、战争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豪情与悲壮。
(二)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AI 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风格,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情境化学习方案。通过智能测评,确定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然后推送相应的情境化学习内容。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基础、更具象的情境讲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推送拓展性的情境任务,如诗词创作情境模拟、跨诗词情境对比等。
(三)优化互动教学环节
AI 技术能够丰富古诗词教学的互动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通过智能语音交互,让学生与虚拟的诗人、历史人物进行“对话”,探讨诗词的含义和情感;利用 AI 游戏化情境,设计诗词填空、意象匹配、情境排序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AI 还可以支持学生进行情境化的诗词创作,提供创作素材、意境提示等,帮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风格进行创作,提升其诗词素养和表达能力。此外,AI 还能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情境化展示,如生成个性化的诗词情境作品集,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技术适配性方面,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难以支撑 VR/AR 等沉浸式技术的应用;同时,AI 系统的情境设计可能与教学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缺乏针对性。教师能力方面,部分教师对 AI 技术的掌握不足,难以有效运用 AI 工具开展情境化教学,且在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内容整合方面,目前 AI 情境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源对古诗词的解读不够准确,甚至存在文化偏差,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二)应对策略
针对技术适配性问题,应加大对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 AI 技术的应用提供硬件支持;同时,推动 AI 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开发更贴合教学实际的情境化教学系统。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加强对教师的 AI 技术培训,开展 AI 与古诗词教学融合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运用 AI 工具设计情境化教学的能力,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对于内容整合问题,建立 AI 情境化教学资源的审核机制,组织专家对资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文化内涵进行把关,筛选优质资源并进行整合共享,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
(三)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将朝着更智能、更精准、更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智能感知方面,AI 将通过情感计算、行为分析等技术,更精准地把握学生在情境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认知过程,动态调整教学情境和策略。跨学科融合方面,AI 情境化教学将打破学科界限,将古诗词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构建更丰富的综合性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化传承创新方面,AI 将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情境创新,如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束语
AI 辅助中小学古诗词情境化教学为古诗词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文化理解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在实践中面临技术、教师能力、内容整合等挑战,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能够推动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艳, 纪宏涛. 中小学古诗词美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 2024, (11): 5-7.
[2] 谭婉仪, 段幼平, 何丹煜, 张慧婷, 孙启航. 中小学古诗词文第二课堂教学探究 [J]. 科教导刊 , 2023, (10): 116-119.
[3] 何丹煜 , 段幼平 , 阳菲 . 中小学古诗词文第二课堂的调查与发展对策 [J]. 科教导刊 , 2022, (25): 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