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熠熠生辉
史菲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小学 213300
文化教育是语言教育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学本质上就是语言教学,因此,注定要渗透文化教育。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挖掘教材中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举措实施教学,如用英语进行传奇历史剧的表演或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协助学生在理解多元文化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案例概述
在英语教学里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那意义可大了去了。咱们都知道,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但咱自己的传统文化更是咱的根呀。把传统文化放进英语课堂,既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能让他们更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比如说,以前学生可能觉得英语和咱们自己的文化没啥关系,现在通过这样的融合,就发现两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从目标上来说,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让他们能用英语去准确地表达咱们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好比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春节的各种习俗,这多有成就感啊。
这种案例在英语教学里作用可不小。它能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丰富有趣。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再觉得枯燥,而是充满新鲜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以后在国际交流中,能把咱们的文化传播出去。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词汇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拼写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重点英语单词,比如“dragon(龙)”“papercutting(剪纸)”“Peking Opera(京剧)”“moon cake(月饼)”等,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表达。句型方面:学生要熟练掌握描述传统文化事物和活动的常用句型,像“I like...(我喜欢……)”“...isa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We can...during...(在……期间我们可以……)”等,能够用这些句型清晰、流畅地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
听说读写技能:通过课堂学习与练习,学生能听懂关于传统文化话题的简单英语对话和短文,能够用英语准确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发音标准、语调自然;能读懂简短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英语文章;能够用英语写出简单的段落,描述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或活动。
2. 文化目标
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学生要深入了解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意义和价值,比如明白春节是人团聚、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其蕴含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等。
掌握英语文化表达:学生学会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相同或相似文化现象的不同表达方式,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生动情境,比如在教授春节相关词汇时,布置一个中式客厅场景,贴上春联、挂上红灯笼等。教师用英语说“ nese Spring Festival party. Look, thereare red lanterns rywher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节氛围,理解相关英语表达。在学习京剧知识时,播放 “Look at this amazing Beijing Opera.The actors’ cial makeup is very special.”通过情境刺激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传统文化相关英语知识。
2. 项目式学习法:设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项目,如让学生分组制作一份关于中国传统美食的英语手抄报。学生需要收集各种传统美食的图片和英文介绍,如“dumplings delicious Chinese traditional food,usually eaten during festivals”等,然后进行排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传统美食文化,还能提高英语信息收集、整理及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选取传统文化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司马光砸缸》,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其他小伙伴,用英语演绎故事内容。在表演前,教师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用英语讲解关键情节,如“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一天,一个小孩掉进了缸里。其他孩子都很害怕,但是司马光没有慌张。他拿起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小孩。Sima Guang was a smart and brave boy. One day, a child fell into the bigvat. The other children were very scared, but Sima Guang wasn’t panicked. He picked up a stoneand broke the vat to save the child.”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内涵,同时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融入策略
1. 教材内容关联
咱得好好瞅瞅教材,找到能和传统文化接上轨的地方。比如说,教材里要是讲到节日这一单元,咱就可以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这些加进来。教材原文可能只是简单介绍了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之类的节日,那咱就跟学生唠唠,“嘿,同学们,西方有他们好玩的节日,咱中国的节日那也是超有趣的!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春联啊,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上面写着吉祥话,能给全家带来好运呢!”然后再教他们“春联”用英语咋说,“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要是教材里涉及到饮食方面的内容,除了汉堡、披萨这些西方食物,咱也把饺子、粽子这些中国传统美食拎出来。跟学生说说饺子的形状为啥像元宝,包粽子又是为了纪念谁。这样一关联,教材内容一下子就丰富起来啦,学生既能学英语,又能了解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2. 活动设计融合
文化主题演讲是个不错的法子。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主题,像京剧、剪纸啥的。提前准备一段时间,然后上台用英语讲讲自己对这个文化的了解。比如说有学生选了剪纸,他就可以在台上一边展示剪纸作品的图片,一边用英语说,“Look! This is papercutting. It's a very specialtraditional art in China. People can cut beautiful patterns with scissors.”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文化短剧表演也超好玩。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一个传统文化故事来编短剧。像《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就挺合适,小组里的同学分别扮演司马光、小伙伴、大人等角色,用英语把故事演出来。表演前,他们得先熟悉故事内容,再用英语把台词写好、背熟。表演的时候,一个个都特别投入,不仅英语说得溜了,对传统文化故事也记得更牢啦,一举两得。通过这些活动,传统文化就能轻轻松松地融入到英语课堂里,让课堂变得更有意思。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呀,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段特别好玩的视频。(老师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精彩的舞龙表演视频,视频里锣鼓喧天,舞龙的人们精神抖擞,龙身随着节奏上下翻腾 )怎么样,同学们,这段视频酷不酷?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演吗?(学生们兴奋地回答是舞龙)对啦,就是舞龙!舞龙可是咱们中国一项历史超悠久的传统文化活动呢!在很多特别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的时候呀,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这样热热闹闹的舞龙表演。那你们想想,要是外国朋友看到这么精彩的舞龙表演,我们该怎么用英语给他们介绍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探讨的有趣话题啦——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这样通过一段活力四射的舞龙视频,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将传统文化与英语结合的主题 )
2. 知识讲解
好啦,同学们,咱们就先从舞龙说起。(老师在黑板上写下“Dragon Dance”)“Dragon Dance”就是舞龙的英语表达啦。大家跟老师一起读几遍,“Dragon Dance”,“Dragon Dance”。那为什么叫“Dragon Dance”呢?这就和我们中国文化里龙的形象有关啦。在咱们中国呀,龙可是一种特别神奇的生物,它象征着吉祥、力量和尊贵。(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简单画一条生动的龙 )你们看,这龙的样子威风不威风?它有长长的身体,锋利的爪子,还能在云里飞呢!所以舞龙表演,就是人们通过舞动龙的造型,来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那在英语里,关于龙的词汇和句子也有不少。比如说,“The dragon i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大家跟老师读, “The dragon is a symbo Chi culture.”还有哦,“Peopleperform the Dragon Dan (人们表演舞龙来庆祝节日)同学们也跟着读一遍。咱们学会了用英语表达舞龙,那舞龙的时候,还有很多配套的东西呢,像锣鼓。(老师展示锣鼓的图片 )“锣”用英语说是“gong”,“鼓”就是 起读, ,“drum”。在舞龙表演里呀,“The gongs anddrums are playing loudly.”(锣鼓敲得很响亮),大家读一下这句。
接下来,咱们再讲讲另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剪纸。(老师展示一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图片 )同学们看,这剪纸漂亮吧!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动物的,有花朵的,特别精致。“剪纸”用英语怎么说呢?是“papercutting”。跟老师读,“papercutting”。剪纸呀,可是一门很厉害的民间艺术,它历史特别久,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啦。人们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在纸上剪出各种奇妙的图案。(老师拿出一张纸,简单示范剪一个简单的图案,比如一个小蝴蝶 )就像这样,先对折,然后这儿剪一刀,那儿剪一刀,看,一个小蝴蝶就出来啦。在英语里呢,我们可以说“Papercutti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rt.”(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大家跟读,“Papercutti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rt.”
3. 互动交流
好啦,同学们,知识也学了不少啦,现在咱们来热闹热闹,一起讨论讨论。老师给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五个人。(老师快速安排学生分组 )然后呢,每个小组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有外国小朋友来咱们学校参观,让你用英语给他介绍舞龙或者剪纸,你会怎么说?第二个问题是:在你们的生活里,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和舞龙、剪纸有关的事情呀?可以跟小组里的小伙伴分享分享。(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老师在教室里走动,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 )
好啦,时间差不多啦,咱们请几个小组代表来分享分享。第一小组的代表,你来。(第一小组代表站起来)嗯,说得不错,很有条理。你先介绍了舞龙的英语是“Dragon Dance”,还说了舞龙象征着什么,很好。那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第三小组代表,你来。(第三小组代表发言)哇,你分享了自己去看舞龙表演的经历,还用到了咱们刚学的句子,非常棒!还有哪个小组想说说剪纸相关的?
六、评价改进
1. 学生表现评估
在语言能力方面,设定以下评估指标。首先是口语表达,观察学生能否用英语准确流畅地描述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介绍春节习俗时,能否清晰说出“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e set off fireworks tocelebrate and have a big family reunion dinner.”这样的句子,发音是否标准,语调是否自然。其次是书面表达,通过写作任务,评估学生能否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有条理地阐述传统文化相关话题,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连贯。
2. 教学反馈改进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课堂上,鼓励学生随时举手提出疑问或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师,我对这个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不太理解”。课后,发放匿名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看法,例如“你觉得本次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式有趣吗?”“你希望增加哪些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感受,老师参与其中倾听。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改进。如果学生普遍反映某个传统文化主题的英语词汇较难掌握,就增加相关词汇的复习和练习环节;若学生觉得某种教学方法枯燥,比如单纯的讲解方式不受欢迎,就尝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更有趣的活动形式。通过不断收集反馈并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
七、总结拓展
在本次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首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文化故事分享、传统节日主题讨论等,成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熟悉的传统文化情境中更轻松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其次,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语言技能,还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不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时,部分内容的难度把控不够精准,导致基础稍弱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另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实践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品德修养、智慧结晶,能够成为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思想进步、德育成长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基点,以课程核心素养为教书育人的提质支点,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习情境、交互体验、认知活动中,能够加速教学内容的全面融合,实现科学育人。可见,小学生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文化导引,有效强化民族自尊、文化自信,科学传承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伟伟.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课堂内外,2023(3).
[2] 范丽琪.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 天津教育,2022
[3] 吴洪菲,黄小燕. 分级建构,分步探究——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J]. 教育视界,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