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揭玮芳
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 江西宁都 342800
引言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批判性思维并非简单的批判与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性分析、深入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为其未来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首先,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具有关键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精准把握文章的主旨、细节以及作者的立场,这就要求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开展分析、推理和评估。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其次,批判性思维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挑战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寻解决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均具有重要价值。最后,批判性思维在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真精神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英语科普文章时,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估,以验证其真实性和价值。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
在传统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教学重心置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涵盖单词拼写、语法规则以及句型结构的阐释。此种教学模式虽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语言技能,但因过度侧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易使学生陷入机械记忆与模仿的困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聚焦于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剖析。例如,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问题时,往往仅关注文字表面意义,难以深入探究作者意图、文本深层内涵或不同观点的比较。
(二)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忽视。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以及思维特征均存在差异,然而教师普遍运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致使部分学生难以契合教学内容与进度。例如,部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兴趣更浓,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擅长进行语言形式的剖析。但教师往往未能依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而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丧失学习动力。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 PEP 三年级起点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构建与现实生活高度关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 Unit4“WeLove Animals”时,教师可结合环境保护主题,提出如下问题:“Do you think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our environment? Why?”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短文,并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What can we doto protect animals in our daily life?”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能够领会文章的内涵,还能结合自身的经验展开深入的思索。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Weshould not buy products made from animal fur”或“We can plant moretrees to protect animal habitats”等见解。这种问题情境的构建,能够推动学生从多个维度剖析问题,进而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鼓励质疑和提问
在 PEP 三年级起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进行质疑与提问,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讲授 Unit 6“Happy Birthday!”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生日庆祝方式的短文,并提出开放性问题:“Doyou think the birthday celebration in the text is interesting? Whyor why not?”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疑问或见解,例如:“Whydo people celebrate birthdays in different ways?” 或“What is yourfavorite way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通过此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表达个人想法,还能学会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Ithink we should celebrate birthdays with family because it’s moremeaningful” 的观点,而其他学生则可能认为 “Celebrating with friendsis more fun.”这种质疑与提问的过程,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开展课堂讨论
在PEP 三年级起点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组织课堂研讨活动,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教授 Unit 5“Let’s Eat!”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短文,并组织小组研讨,研讨主题为:“What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diet? Why?” 在研讨进程中,学生能够就各自的观点展开交流,如 “I think we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 becausethey are good for our health.”或“I think we should eat less sugarbecause it’s bad for our teeth.” 通过此类研讨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聆听并尊重他人的见解,还能够掌握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的方法。例如, 部 分 小 组 可 能 会 归 纳 出 “A healthy diet should include fruits,vegetables, and less junk food”的结论。这种课堂研讨模式,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对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鼓励其广泛涉猎课本之外的英语书籍,助力学生养成英语深度阅读的习惯,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其活跃的思维品质并增强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J]. 史小进 . 天津教育 ,2023(36):107-109.
[2] 高晓燕 , 陈丽华 . 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探索 [J]. 外语教育研究 ,2023(3):67-78.
[3] 陈欣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J]. 教育界 ,2023(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