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偏差生教育转化管理措施
栗科 惠艳芬
1. 邹城市太平镇中心 273516 2. 邹城市孟子湖中学 273500
引言
教育阶段,班级中常存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与人际交往偏离群体常态的偏差生。这些学生若长期缺乏科学引导,不仅可能错失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期,更会对班级整体生态产生消极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如何以智慧与温情破解教育困局,推动偏差生实现积极转变,已然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
1、偏差生的界定与教育现状
1.1 偏差生的界定
偏差生指在思想行为、学习习惯或心理状态上偏离常规发展轨迹的学生群体。其具体表现多元:或因学习能力滞后长期成绩低迷,或频繁违反校规校纪扰乱课堂秩序,或因性格极端而游离于集体之外,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这些偏差背后,往往交织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多重问题,亟需系统性干预。
1.2 教育现状
当前偏差生教育仍深陷困境。部分班主任受困于传统管理思维,面对偏差行为时习惯以批评惩戒代替耐心疏导,致使师生关系对立,学生抵触情绪加剧。学校层面缺乏偏差生教育的专项支持体系,资源供给不足与专业指导缺位并存。社会偏见更如无形枷锁,加深偏差生的自我否定,形成“标签化”恶性循环,严重阻碍教育转化进程。
2、偏差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塑造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第一课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频发的学生,因长期缺失安全感而陷入情绪困境;过度宠溺或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则容易滋生自我中心或逆反心理。部分家长因文化素养局限,既无法给予学业指导,也难以提供情感支持,致使孩子在成长关键期迷失方向。
2.2 学校因素
班级氛围与师生互动深刻影响学生心理状态。遭受同伴孤立的学生易产生自我怀疑,进而通过极端行为博取关注;教师若仅以成绩论优劣,忽视个体差异与情感需求,会挫伤学生自尊心,加剧学习畏难情绪与行为偏差。这种教育环境的失衡,往往成为偏差行为的催化剂。
2.3 社会因素
多元社会环境中,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等不良诱惑正悄然侵蚀生的精神世界。部分学生沉迷虚拟世界逃避现实压力,或受社会功利化风气影响,过早陷入竞争焦虑。这些负面冲击与稚嫩心智的碰撞,极易引发行为失范与思想偏差。
3、和中学班主任对偏差生教育转化的管理措施
4.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阶段:班主任要以关爱和耐心为基础,主动与偏差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用温和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例如,在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可以与偏差生一起玩耍、聊天,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中学阶段:中学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理解他们在青春期的心思和困惑。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2 激发学习兴趣
阶段:班主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等,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以通过玩数字接龙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中学阶段:中学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学习音乐相关的知识来提高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4.3 培养良好习惯
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如按时作息、认真听讲、整理书包等。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要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
中学阶段:中学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教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4.4 开展个性化辅导
阶段: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偏差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例如,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从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中学阶段:中学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薄弱学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组织学科兴趣小组,让学科优秀的学生帮助偏差生提高成绩。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4.5 加强家校合作
阶段: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例如,可以组织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讲座。
中学阶段:中学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的问题,制定教育转化方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
结语
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情的育人之旅。班主任唯有以情感为纽带、以方法为利器,凝聚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力,方能为这些特殊学生点亮成长明灯。未来,教育者更需以创新思维持续探索转化路径,守护每一颗独特心灵的向阳生长,真正践行教育公平与生命关怀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行为的学科偏差研究. 郭名静. 科教导刊,2023(20)
[2] 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及其与学科类别、学校类型和学业自评的关系 . 周继良 ; 龚放 ; 秦雍 . 高等教育研究 ,2021(10)
[3] 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基本类型及其与学生相关背景特征的关系. 周继良;秦雍 . 复旦教育论坛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