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探讨
李丹
秦皇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新时期下强化事业单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主体,党建工作为其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二者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相辅相成。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能整合工作资源、提升整体效能,对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社会、履行职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事业发展方向正确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能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事业单位发展方向正确。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学习党的理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则能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大家在思想上与党同心、行动上与党同步。二者融合后,可借助党建活动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在主题党日活动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使政治引领更具渗透性,确保事业单位在制定发展规划、推进重点工作时始终遵循党的要求,不偏离正确方向。
1.2 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单位整体履职效能
二者融合能凝聚工作合力,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履职效能。党建工作强调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则注重化解矛盾、激发干劲,通过沟通交流了解职工诉求,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工作积极性。融合后,可将党建目标与业务工作目标相结合,在推动业务发展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在重大项目攻坚中,可依托单位已成立的校临时党委,组建党员攻坚小组,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又通过思想动员凝聚团队力量,尤其针对老年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可组织党员骨干深入学员群体开展政策宣讲和需求调研,形成“党建 + 业务”的协同格局,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3 培育优良作风,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凝聚力
融合发展有助于培育优良作风,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凝聚力。党建工作通过纪律教育、廉政建设等,引导党员干部严守规矩、廉洁自律,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则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二者融合后,能将作风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和思想教育中,如通过先进典型宣传,既宣传党员的先锋事迹,又弘扬职工的敬业精神,让优良作风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追求,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事业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现存阻碍
2.1 工作目标衔接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
工作目标衔接不紧密,“两张皮”现象是融合发展的突出阻碍。部分事业单位中,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工作规划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协调。党建工作多聚焦于组织建设、理论学习等政治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则侧重职工思想动态和日常管理,二者在目标设定、任务安排上缺乏关联,导致党建工作脱离职工思想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政治高度。例如,党建活动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未与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也未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开展,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2.2 融合载体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
融合载体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制约了融合效果。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融合活动仍以传统形式为主,如开会学习、发放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枯燥、内容抽象,难以引起干部职工的兴趣。在信息化时代,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融合工作,如未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党建知识和思想教育内容,导致年轻职工参与度低。载体缺乏创新使得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职工内心,难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2.3 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融合持续性不足
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融合发展缺乏持续性。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专门的融合工作机制,责任分工不明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多侧重形式是否到位,而非实际融合效果,如仅考核活动开展次数,未评估职工思想认识提升程度。此外,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如融合工作所需的经费、人员等得不到保障,使得融合工作难以长期推进,往往一阵风式开展后便不了了之,无法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融合格局。
三、推动事业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构建目标协同机制,实现工作规划一体化
构建目标协同机制,实现工作规划一体化,是推动融合发展的基础。事业单位应成立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织牵头,统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共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党建目标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有机结合,如在党建工作计划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中体现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同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让两个部门共享工作信息、协调工作进度,确保在部署工作时同步推进、相互配合,避免出现目标脱节、各自为政的情况。
3.2 创新融合载体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
创新融合载体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能增强融合工作的吸引力。在传统载体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职工需求,开展多样化活动,如组织“党建+ 业务”技能竞赛,将党的理论知识融入业务比拼中;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在实地学习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线上学习专栏,推送党建知识、先进事迹等内容;制作微视频、动漫等生动有趣的宣传材料,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
3.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融合工作保障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融合工作保障,是确保融合发展长效化的关键。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融合工作成效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范围,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活动开展情况,还应关注职工思想变化、工作作风改进、业务成绩提升等实际效果。
四、结论
党建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障,内容涵盖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事业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是提升工作效能、推动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尽管当前存在目标衔接不紧、载体单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通过构建目标协同机制、创新融合载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路径,可有效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实现融合发展,能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工作合力、培育优良作风,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刘薇 .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优化路径 [N]. 松原日报 ,2025-07-15(004).
[2] 沈三博 .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N]. 重庆科技报 ,2025-06-12(005).
[3] 史毅勇 . 事业单位通过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提升组织凝聚力的策略分析 [N]. 企业家日报 ,2025-05-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