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
裴杰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226111
引言
近年来,生猪养殖趋于规模化,在高密度养殖方式下生猪极易受到养殖内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免疫接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疾病问题。并且猪流感等疾病相对高发,需要养殖场工作者对这类疾病的防治管理予以充分关注。猪流感为人畜共患病,本身有传播速度快且传染性较强的特典,要求养殖场及基层动物疾病管理部门落实日常筛查及临床诊断工作,采取各类防治方法来协助生猪养殖向着更为优质的方向进步。
1 猪流感病原学
猪流感病毒是由 A 型流感病毒所引发的一类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现阶段国内将这类疾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对猪流感病毒结构进行分析可得,猪流感病毒粒子一般呈球形、椭圆形或丝状,直径约为 80-120 纳米。病毒核心是由单股负链 RNA 与核蛋白(NP)结合形成的核糖核蛋白(RNP),周围包裹着一层来自宿主细胞膜的包膜,包膜上镶嵌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类病毒集中在患病猪的肾脏及肝脏当中,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耐寒,将其放置在 -70∘C 的环境当中也可存活数年。但这类病毒对于高温环境较为敏感,放置到 ⩾56∘C 的环境当中,半小时内即可丧失活性。
2 症状与临床表现
生猪感染猪流感疾病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持续性咳嗽的症状,此时生猪呼吸道部位病变相对严重且鼻腔内分泌物较多,阻碍生猪呼吸能力的同时导致生猪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腹式呼吸。在一些严重感染的病例中,患病生猪的呼吸频率可从正常的 20-30 次 / 分钟增加到 60-80 次 / 分钟甚至更高,此时生猪的精神状态相对萎靡而拒绝活动,体重方面下降幅度较大进而影响生猪正常出栏。发热则是全身性症状的重要表现之一,患病猪的体温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至 40∘C-42∘C ,高热可持续 3-5 天。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约有 90% 以上的病猪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此时患病猪采食量降低 30%-50% ,导致发病猪的体重出现明显下滑现象。仔猪若感染这类疾病还会出现抽搐、震颤等神经症状,此时仔猪的死亡率相对较高,需要养殖户及时采取疾病治疗措施来减少猪流感对生猪生长能力造成的损伤。
3 诊断方法
猪流感的诊断工作在推进当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检测,临床症状方面要求养殖人员时时关注生猪的各项状态,生猪患上猪流感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染病猪群中咳嗽的发生率可高达 80%-90% 。约 70%-80% 的患病猪会出现持续性打喷嚏症状,对生猪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类疾病所导致的鼻腔内分泌物初期多为清亮水样,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浓稠的黏液性或脓性。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猪流感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通常在猪群中迅速蔓延且发病率高达 80%-100% 。
实验室诊断属于猪流感诊断当中的主流方法之一,其中包含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实际应用当中则以病毒分离鉴定为主。具体操作当中需采集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肺组织等样本,接种到细胞培养物中进行培养,通常情况下经过 2-3 天的培养后,可通过观察细胞培养物中的病变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病毒,后续结合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对培养物中的病毒进行鉴定以确定病毒的亚型。病毒分离鉴定的特异性较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实际应用当中需要经过 5-7 天才可得出具体结果,并且对实验室内环境条件及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血清学检测以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主,这类方法操作相对便捷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生猪染病后的7-10 天内生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在 14~21 天中达到高峰,此时可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段采集的血清样本中的抗体滴度变化判断时生猪的染病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对不同亚型的猪流感病毒抗体实现针对检测,因此于大规模血清学调查之中用途较广。
4 猪流感的防治方法
4.1 西医疗法
对猪流感进行防治处理时,需明确这类疾病目前并无特效药物,西医治疗以防治为主,药物方面可采用百尔定注射液,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药物剂量可以 50kg 生猪为例,每头生猪注射
药物,每天注射一次并连续注射三到五天,可有效改善生猪在当前所表现出的各类患病症状。养殖户还可对生猪使用安乃近注射液,按照单次注射 3~5ml 的标准进行,每天注射一次并连用三天左右来帮助生猪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生猪染病后的抵抗能力下降,此时容易出现继发性喜君感染,养殖人员可将青霉素用于其中,由此来帮助生猪实现有效抗菌。以体重 20-30 公斤的生猪为例,可肌肉注射青霉素钾或青霉素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 4-8 万单位,每日 2-3 次。为避免出现耐药性还需与头孢噻呋交替使用,帮助生猪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
4.2 中医疗法
中兽医将猪流感归纳为时疫、疫疠、伤寒、温病范畴,由此在治疗方面应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药方。银翘散是常用的预防方剂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等。药物配置方面可采用金银花30-50 克、连翘 30-50 克、桔梗 20-30 克、薄荷 15-20 克、竹叶 20-30 克,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取汁拌入饲料中让生猪采食,每周使用 2-3 次以强化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由此降低生猪感染猪流感的风险。若生猪出现发病问题则需采用解表散寒、止咳平喘的药方,此时可选用麻黄 15 克、桂枝 20 克、杏仁 20 克、甘草10 克加水煎煮后灌服,每日 1 剂连用 3-5 天,这类药方可充分缓解生猪在目前所出现的发热、恶寒以及咳嗽等症状,帮助患病猪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猪流感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明确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相对复杂,整体涉及到病毒传播及养殖环境管控等因素。这就要求养殖场工作者充分关注生猪生长状态,结合药物防治以及日常疾病诊断来落实生物安全措施,配合不断改进猪流感防治方案,来为市场提供更为优质的猪肉产品,协助养殖场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德海 .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要点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04):238-240.
[2] 王明坤 . 猪流感与猪感冒在兽医临床上的鉴别与治疗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03):193-195.
[3] 王敏 , 刘颖 , 阮美英 . 猪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J]. 畜牧业环境 ,2025(04):85-86.
[4] 彭勇 , 毕廷恺 , 杨有明 . 猪流感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 [J]. 养猪 ,2024(06):69-70.
[5] 李 志 霞 , 张 智 浩 . 猪 流 感 的 发 病 原 因 及 防 治 [J]. 畜 牧 业 环境 ,2024(1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