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
杨春
商州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商州区邮政业安全发展中心) 陕西商洛 726000
1 公路桥梁常见的病害类型
1.1 混凝土裂缝病害
混凝土裂缝是公路桥梁中极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在桥梁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辆荷载、温度变化、收缩徐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混凝土结构内部会产生应力。当这些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发裂缝。细微的裂缝可能看似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侵蚀,裂缝会逐渐扩展,导致钢筋锈蚀,削弱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严重威胁桥梁的安全。
1.2 钢筋锈蚀病害
钢筋作为桥梁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然而,由于桥梁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钢筋容易受到水分、氧气、酸碱物质等的侵蚀。当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后,铁元素会与周围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体积比铁大,会产生膨胀力,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进一步加速钢筋的锈蚀,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使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大幅降低。
1.3 支座损坏病害
桥梁支座起着支撑桥梁上部结构、传递荷载和适应桥梁变形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支座可能会因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佳、材料老化等原因出现损坏。常见的支座损坏形式包括橡胶支座的老化、开裂、脱空,钢支座的锈蚀、变形等。支座损坏会导致桥梁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使局部应力集中,加速桥梁其他部位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桥梁的整体破坏。
1.4 基础沉降病害
桥梁基础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桥梁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中。如果地基土的性质不均匀、承载力不足,或者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附近工程施工的扰动等,都可能导致桥梁基础发生沉降。基础沉降会使桥梁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和变形,引起梁体开裂、桥面不平顺等问题,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同时,不均匀的基础沉降还可能导致桥墩倾斜、支座脱空等严重病害,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2 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混凝土裂缝病害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
对于混凝土裂缝病害,首先要进行详细的检测与评估。可采用超声波检测、裂缝宽度测量仪等工具,准确判断裂缝的位置、深度和宽度等信息。对于细微裂缝(宽度小于
),可采用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去除灰尘、油污等杂质,然后涂抹环氧树脂等封闭材料,防止水分和有害介质侵入,减缓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当裂缝宽度在 0.2-0.5mm 之间时,可采用压力灌浆法。利用压力设备将灌浆材料(如水泥浆、环氧树脂浆等)注入裂缝中,填充裂缝空间,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在灌浆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压力和速度,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填充裂缝。对于宽度大于 0.5mm 的裂缝,除了采用压力灌浆法外,还可结合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等方法进行加固。粘贴钢板是将钢板用结构胶粘贴在裂缝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共同承受荷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粘贴碳纤维布则是利用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能,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
2.2 钢筋锈蚀病害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钢筋锈蚀病害的处理,首要且关键的任务是有效阻止锈蚀现象的进一步扩展和恶化。对于锈蚀程度较轻的钢筋,处理方法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将覆盖在钢筋表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小心翼翼地凿除,以便充分暴露出已经发生锈蚀的钢筋部分;接着,利用钢丝刷、砂纸等适宜的工具,彻底清除钢筋表面附着的铁锈,确保钢筋表面干净、无残留锈迹;随后,在清洁后的钢筋表面均匀涂刷一层防锈漆,以形成有效的防护层,防止锈蚀再次发生。完成防锈处理后,需重新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使其恢复原有的结构完整性和保护功能。对于锈蚀程度较为严重的钢筋,处理方法则需根据钢筋截面积损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钢筋截面积的损失较小,即损失比例小于 10% ,可以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处理。具体操作为:在原结构表面浇筑一层新的混凝土,通过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从而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层中,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使其与原结构中的钢筋紧密结合,共同承担荷载,确保加固效果。然而,若钢筋截面积的损失较大,即损失比例超过 10% ,则必须采取更换钢筋的措施。在进行钢筋更换时,需特别注重对原结构的保护,尽量避免对周围混凝土造成过大的扰动和损伤。更换新的钢筋后,同样需要严格按照防锈处理的标准流程,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确保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最后,重新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2.3 支座损坏病害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
对于橡胶支座的老化、开裂等损坏情况,若损坏程度较轻,可采用更换橡胶垫块的方法进行修复。将损坏的橡胶垫块拆除,更换为新的橡胶垫块,并确保安装位置准确、牢固。若橡胶支座脱空,需要分析脱空原因。如果是由于支座垫石不平引起的,可对支座垫石进行修复和找平,然后重新安装支座。对于钢支座的锈蚀、变形等问题,可先对锈蚀部位进行除锈处理,然后根据变形情况进行校正或更换。支座维修加固后,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支座的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在支座表面涂刷防腐涂料等,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2.4 基础沉降病害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
当发现桥梁基础沉降时,首先要对沉降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如果是由于地基土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可采用地基加固法进行处理。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注浆加固法、深层搅拌法等。注浆加固法是通过向地基中注入水泥浆等加固材料,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减少地基沉降。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将水泥等固化剂与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不均匀基础沉降,可采用顶升法进行调整。通过在桥墩或桥台底部设置千斤顶等顶升设备,将桥梁上部结构顶升一定高度,使桥梁恢复到正常的受力状态。在进行基础沉降病害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时,要密切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同时,要做好施工后的长期观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类病害,必须高度重视,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准确识别病害类型及程度,依据不同病害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公路桥梁的性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及材料,持续提升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子翔.探讨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J].居业,2025,(02):37-39.
[2] 秦海生 . 公路桥梁养护及维修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J]. 汽车周刊,2025,(03):247-248.
[3] 胡克林 . 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J]. 科技与创新,2024,(1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