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砂浆中利用再生骨料的试验研究
孙庆峰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3
0 引言
随着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如何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再生骨料作为建筑废弃物破碎筛分后得到的可重复使用骨料,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不仅能够减少天然资源开采压力,还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砂浆生产中引入再生骨料,既可减少对天然砂石资源的依赖,又可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1. 实训砂浆中再生骨料的应用背景
再生骨料的来源十分多样,多源自拆除建筑中的废弃混凝土、砖石材料等经破碎与筛选处理形成,对比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呈现表面粗糙、吸水能力强、密度小、强度欠佳的特性,在实际应用过程里,需合理管制其替代份额,处于高校及职校实训教学的过程里,砂浆可归为重要实验材料一类,其使用量极大,更新换代频繁,当把再生骨料引入这个实训环境,能实现成本的削减,还可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思维,呈现出较强的推广潜力。
2. 实训砂浆中利用再生骨料的试验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材料选用与性能分析
本次试验选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天然河砂,以及经建筑废弃混凝土制成的再生细骨料,采用机械破碎技术制备再生骨料,然后做筛分处理工作,保证粒径满足砂浆应用需求,再生骨料诸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等基本性能,均借助相关标准方法予以测定,再生骨料呈现表面粗糙状态,其吸水率达天然砂的2 至 3 倍,但该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质足以契合实验要求,为减缓再生骨料对砂浆性能不利情形,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对用水量进行恰当的调整。
2.2 配合比设计与替代率设置
砂浆试验采用体积法达成配比,把水灰比设为 0.5,再生骨料分别以 0% 、25% 、 50% 、 75% 、 100% 比例替换天然砂,进而制得五组不一样的试件,给五组试件赋予编号 R0、R25、R50、R75、R100,调整水泥用量以及水量,以契合再生骨料高吸水性,实现各组砂浆稠度基本趋同,依靠达成搅拌程序及成型工艺统一,实现试验数据可对比性。
2.3 试验内容与测定指标
主要测试项目有工作性(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再加上干缩率、吸水率等耐久性方面的指标,流动度测试借助跳桌法开展,强度测试依照《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实施,针对3 天、7 天、28 天这几个龄期分别实施,于 28 天之后,各自开展干缩率与吸水率的测定,以此评定再生骨料对砂浆长期性能的作用效果。
3. 实训砂浆中利用再生骨料的试验结果
3.1 工作性能分析
当再生骨料替代率逐步上升,砂浆流动性急剧降低,R0 组呈现出 165mm 的流动度,而 R100 组降低,至 130mm 附近,该变化主要归结于再生骨料较强的吸水本领以及粗糙的表面架构,引发砂浆内部水分分布形成不均格局,引起和易性方面的不良影响,为维持理想施工特性,再生骨料使用时,需恰当增加用水量,也可引入减水剂。
3.2 力学性能分析
抗压强度测试得到的结果揭示,伴随替代率的增长,砂浆抗压强度出现一定幅度降低,但要是替代率低于 50% ,差异没有明显体现,R25 组跟 R0 组 28天抗压强度的差值,不足 5 个百分点,说明于低替代比率情形下,再生骨料对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微弱,抗折强度也呈现出相似走向,R50 组抗折强度近乎R0 组抗折强度的 90% ,说明再生骨料内的微裂缝、多孔结构,对整体强度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3.3 耐久性能分析
由干缩率测试可知,再生骨料砂浆干缩值随替代率升高而增大,R100 组对比 R0 组,增长幅度为 20% 以上,主要是鉴于再生骨料吸水与失水进程较天然砂激烈,较易引发体积的改变,当替代率增加,吸水率跟着上升,R100 组吸水
率近乎为 R0 组的 1.5 倍之多,这对砂浆耐久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的时候,可配合采用防水剂、密实剂提高耐久性 [1]。
4. 针对实训砂浆里再生骨料的综合性能评判与优化提议
4.1 实训砂浆中再生骨料的综合性能评价
从本次试验可察觉,再生骨料对实训砂浆性能的作用表现得较为明显,具体体现为流动性缩减、强度稍有降低、干缩率跟吸水率增大等,若替代率在25%~50% 的范围,砂浆整体性能尚在可认可范畴,尤其是在非结构性运用以及教学实训场合,其力学性能与工作性大体可契合使用要求,就资源化利用层面思索,R25 和 R50 组达成了环保与工程性能的兼顾状态,反映出良好的综合适应情形。
4.2 实训砂浆中再生骨料的优化建议
为进一步强化再生骨料在实训砂浆里的适用性以及推广潜力,需从材料预处置、配比精化和工艺革新等诸多维度开展系统优化。
就材料预先处理而言,主张在采用再生骨料之前,进行筛分、排除杂质、预加湿润等处理工作,预湿处理可明显降低再生骨料在拌合操作中对水分的汲取,增强砂浆拌合的均匀度与流动性,采用表层包覆工艺,若以实例说明,用水泥浆或硅酸盐涂层包裹再生骨料,可明显抑制该材料的吸水性及毛细孔渗透现象,提高砂浆持久度。
从配比设计这个维度,要充分顾及再生骨料物理性质的变动,就像偏高的吸水率和偏弱的强度,适当增加水泥的投放量,或对水胶比做调整,填补强度亏失,采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物质,有利于提升其和易特性与凝结时长。
就施工与养护事宜而言,倡导对运用再生骨料砂浆的试件加大早期养护力度,管控水分蒸腾,减少干缩裂缝形成,采用统一化作业程序,实现搅拌、成型与养护的一致效果,能保障砂浆性能稳定发挥效能,尤其在实训所营造的环境里,需贴合教学意图,把再生材料运用流程融入课程安排,增进学生环保意识与绿色营造理念 [2]。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训砂浆中再生骨料替代试验,系统分析了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在适当替代比例下可部分取代天然砂使用,R25与 R50 组综合性能表现良好,具备实际推广潜力。再生骨料的高吸水性与低强度对砂浆工作性及耐久性构成一定挑战,需通过改进处理工艺或配合其他材料加以解决。研究成果可为职业教育实训材料绿色化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对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燃 , 唐志云 , 樊昱君 , 等 . 关于建筑行业微型实训中心的研究 [J].科技风 ,2020,(24):193-194.
[2] 玉小冰 , 左恒忠 . 商品砂浆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分析 [J]. 亚太教育 ,2016,(23):293.
作者简介:孙庆峰(1989 年5 月-),性别:男,籍贯:辽宁鞍山,民族:满族,学历:本科,工程硕士,职称:副教授,工程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及智能建造领域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面上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土木工程实训教学使用的低强度石灰砂浆再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JYTMS2023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