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叶宇辉
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心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与复杂度不断提升,质量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有效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顺利推进和交付的关键。深入探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1 人员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人员因素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项目的决策者到一线的施工人员,每一个环节的人员素质、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项目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的工程知识以及良好的决策能力,他们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如果管理者缺乏这些能力,就可能导致项目目标不明确、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设计师在建筑工程中承担着设计蓝图的重任,其专业水平决定了建筑的结构安全、功能合理性等方面。如果设计师对相关规范理解不足或者缺乏创新能力,可能会设计出不合理的结构或布局,给工程带来潜在的质量隐患。而施工人员作为工程的直接建造者,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尤为关键。施工人员若未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诸如砌筑墙体不平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等质量问题。并且,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也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缺乏责任心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敷衍了事,严重损害工程质量。
1.2 材料因素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等基本建筑材料,以及各种构配件、装饰材料等。材料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能指标,例如钢材的强度、韧性,水泥的安定性、强度等。如果这些性能指标不符合工程要求,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例如,使用低强度的水泥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坍塌。材料的质量还受其生产过程的影响,一些不良厂家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生产标准,从而使生产出的材料质量低劣。在采购环节,材料的供应商选择不当也会带来质量风险。如果选择了没有资质或者信誉不佳的供应商,就可能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2. 质量控制阶段要点
2.1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首先要进行施工图纸的会审。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会审工作的目的在于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不同专业图纸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之处,像结构图纸与电气图纸中关于预留孔洞位置的标注不一致,这就需要在会审时进行协调统一,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返工现象,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场地的平整和临时设施的搭建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场地平整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基础工程的施工,如果场地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基础施工放线不准确,影响基础的定位和稳定性。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的合理搭建,有助于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如果临时设施布局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材料二次搬运、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同样不容忽视,它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等内容。一份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资源利用,从而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2.2 施工过程阶段
施工过程阶段是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对于地基处理工程,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例如,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如果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当,可能无法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高度、振捣密实程度等参数。配合比不准确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浇筑高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振捣不密实则会使混凝土内部存在蜂窝、麻面等缺陷。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机械连接等要符合相关规范。如果钢筋的规格型号使用错误或者连接质量不合格,就会影响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模板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模板的支撑体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变形、位移,从而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在砌体工程施工中,砖的砌筑方式、灰缝厚度和饱满度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否则会影响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质量控制措施
3.1 优化管理体系
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应涵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在项目招投标阶段,要建立严格的招投标管理制度,确保选择有资质、信誉好、技术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商。例如,在招标过程中,要明确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业绩要求等,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评审,防止不良企业进入工程建设领域。在项目合同管理方面,要制定详细、严谨的合同条款,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工程质量的条款。合同中应规定质量标准、质量验收方法、质量违约责任等内容,通过合同约束各方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例如,设立质量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管理部门要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验计划等,并严格执行。
3.2 提升人员素质
提升人员素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而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其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例如,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理念,如精益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新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从而间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使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对于设计师来说,要不断提升其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强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鼓励设计师进行创新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的工种,如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点的有效落实,可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安全稳定。未来需持续探索创新质量控制方法,加强各环节管理,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霖 .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及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J]. 中 国 建 筑 金 属 结构 ,2025,24(01):157-159.
[2] 王晓芳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S1):90-92.
[3] 李仲宏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