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策略研究

作者

张翼轸

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1699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智能化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并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精细化工生产带来了新的曙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纯度,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此外,智能化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优化生产计划,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 精细化学品的特征

精细化工指的是从事精细化学品生产、科研、营销的企业组成的产业生态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按照其所使用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使用功能,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细化学品类,二是专用化学品类。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种类齐全、生产适度。精细化工多采用分批或按需规划的方式进行,注重产量的控制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一般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时,由于化学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升级换代也越来越迅速,以小批量、高强度的生产为主。此外,精细化工产品质量好,性能好。精细化工生产对化工原材料、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大多数化工产品都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对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检测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安全的化学品。精细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精细化学是由化学合成、剂型处理和商业化组成的一个生产流程,它不仅要从不同的原料中提炼出化学成分,而且要针对这些化学成分的特点将它们合理地组合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不断地优化与创新,做好其商品化的推广工作,从而构建一套完备的精细化工体系。精细化工产品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行业。精密化工的发展与革新,由于其产品的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因此,其产品的盈利能力也很强。

2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策略

2.1 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系统能够实时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关键参数,然后运用先进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异常情况,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生产的稳定进行。智能化生产调度是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生产调度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优化算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调度。该系统能够实时分析生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2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多效蒸发技术应用。多效蒸发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串联多个蒸发器,利用前一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效的热源实现了热能的梯级利用,在精细化工中多效蒸发技术常用于溶剂回收和浓缩过程。例如,在多溶剂体系中可以根据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设计多效蒸发系统,实现溶剂的逐级分离和回收,通过优化蒸发效数和操作压力可以显著降低蒸汽消耗,结合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热泵系统集成。热泵系统的集成是实现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热泵技术与生产工艺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和利用。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应用包括蒸馏过程的热泵集成和干燥过程的热泵除湿,在蒸馏过程中通过热泵系统将塔顶冷凝热回收并升温可以为塔底再沸器提供热源,显著降低外部蒸汽消耗。对于干燥过程热泵除湿系统可以实现低温除湿和余热回收的双重功能,特别适用于热敏性产品的干燥。吸收式热泵可以回收低品位余热,用于加热或制冷,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某些多级反应过程中热泵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温度级别反应器之间的热量转移,减少外部热源的需求。

2.3 安全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

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事故预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是减少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报告指出,强化安全文化能够使事故发生率降低 70% 。员工培训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员工能够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

2.4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途径

精细化工行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催化剂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废催化剂的产生,对于失活的贵金属催化剂,通过高温焙烧和化学浸出等方法可以回收其中的贵金属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废弃活性炭通过热再生或化学再生可以恢复吸附性能,重新用于废水处理或气体净化,对于含有机物的固体废弃物,热解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生物油和生物炭,生物油可作为化工原料而生物炭则可用作土壤改良剂或活性炭前驱体。废盐资源化利用是另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结晶与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回收废盐中的有价组分如硫酸钠、氯化钠等。

2.5 产品质量评价体系

(1)理化指标测定。理化指标测定是精细化工产品质量评价的基础。高效液相色谱(HPLC)因其高灵敏度和广泛适用性,成为测定产品纯度和含量的主要方法,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技术则在挥发性组分分析和结构鉴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无机成分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能力而被广泛采用,核磁共振(NMR)光谱技术在结构确证和纯度测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于新开发的化合物。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测定产品的热稳定性和相变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X 射线衍射(XRD)技术则在晶体结构分析和多晶型鉴别中不可或缺,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在官能团鉴定和定量分析中也有广泛应用。(2)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方法是评价精细化工产品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表面活性剂类产品,表面张力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和乳化性能测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其中表面张力通常采用白金环法或悬滴法测定,CMC 则可通过电导率法或荧光探针法确定,对于染料和颜料产品色度测定、耐光性测试和耐洗性测试是关键的性能指标,色度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而耐光性和耐洗性测试则需要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在功能材料领域如光电材料,量子效率、电荷迁移率等指标的测定对评价产品性能至关重要。这些测试通常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如光电子能谱仪、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等,对于生物活性物质如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生物活性测试是不可或缺的,这可能包括体外酶抑制试验、细胞毒性测试等,需要结合生物学和化学分析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精细化工产品凭借着诸多先进、特殊的性能优势,在高科技研发、民生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化工合成技术成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精细化工成果。该技术成果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质量,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并且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有着诸多益处,为化工产品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成 . 绿色化工技术用于氯碱生产的实践研究 [J]. 山西化工,2023,43(06):256-258.

[2] 牛利霞. 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与优化策略[J]. 化工设计通讯,2022,48(02):49-51+54.

[3] 张宗柏,明永恒. 化工生产节能减排措施应用对策分析[J]. 清洗世界,2021,37(0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