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技术体系研究

作者

刘泽淦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引言

在“双碳”战略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筑节能与绿色更新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导向。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存量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改造直接关系到城市能源结构优化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传统改造方式多侧重功能修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耗高、环境差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以其系统性、集成性优势,为老旧小区的综合更新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

1 城市更新中老旧社区的特点

老旧社区改造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一栋楼里可能同时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排水管网渗漏、适老化设施缺失等多重问题,而每个社区的需求优先级又因人口结构、空间形态、历史记忆的差异而千差万别。过去,改造工程常陷入“政府投入巨大,居民却不买账”的困境。老旧社区保护更新是城市更新的一种类型。老旧社区体现了不同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或某一发展时期所形塑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涵,其往往代表着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特征的重要呈现,是塑造人们地方感的区域。城市更新除了物理空间的更新,还强调人们的情感寄托。从地方理论出发,老旧社区保护更新是地方营造、修复和建构的过程。地方性强调与全球性等概念的区别,强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化特征,有极强的本土意味。城市更新的意义,一方面是与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另一方面在于地方保护、城市再生、城市重构等,更强调城市特殊历史资源的挖掘,营造地方景观,使原有空间更有意义和价值。

2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技术体系构建

2.1 建筑节能改造

老旧小区的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涉及围护结构保温优化、门窗系统升级和屋顶隔热改造,以降低建筑能耗并提升室内热环境质量。围护结构的改造通常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外立面增加高效保温层,如聚苯板、挤塑板或岩棉板,并结合高反射率涂料减少热量损失,同时优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耐久性,确保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期发挥节能作用。对于内保温改造,可以采用超薄真空绝热板和低导热相变材料,提高墙体的蓄热能力,减少冷热交换速率,优化室内温度稳定性。在门窗系统升级方面,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与多腔体中空玻璃结构,提高玻璃的热阻性能,并结合气密性框架和断桥铝合金结构,减少室内外冷热交换,提高建筑整体保温效果。屋顶隔热改造常采用倒置式保温层,应用高密度挤塑聚苯板或发泡陶瓷板,在保障防水层完整性的基础上提升屋顶的热惰性,同时结合屋顶绿化或光伏板铺设,减少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负荷,提高建筑的夏季降温能力。

2.2 可再生能源利用

老旧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采用高效能源转换方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逆变器接入小区用电网络,提高电力自给率,同时采用并网与储能系统结合的模式,在用电需求低时储存多余电能,并在高峰期释放,平衡小区电力负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集热板或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将水加热后存储于保温水箱,并结合空气能热泵系统在阴雨天补充热量,提高热水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热能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压缩机和冷凝换热技术实现高效供暖和制冷,适用于改造后的小区集中供暖或户式采暖系统,同时与地板辐射采暖或风机盘管结合,提高系统热效率,减少传统电暖器或燃气锅炉的使用需求。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浅层土壤或地下水的恒温特性,通过换热井或埋管换热系统实现冬季供暖与夏季制冷,减少空气温度波动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并结合相变储热材料优化热量存储,提高能源利用率。

2.3 给排水系统及雨水回收绿色改造

老旧小区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绿色改造应以系统更新与雨水回收利用为核心,提升资源循环效率与基础设施性能。在给水系统方面,应全面更换老化金属管道,采用内衬抗腐蚀的PPR或PE管,结合水表分户改造实现分区计量控制,提升供水稳定性与水质安全。排水系统应依据重力排水原则优化立管与横管布置,增设检查井与清掏口,更新老化铸铁管为 UPVC 或 HDPE 材质,提升排水能力与防渗性能。雨水回收系统建设以屋面雨水为主要收集对象,设置初期弃流装置与雨水管网分流系统,将雨水引入地下蓄水池,经沉淀、过滤与简易消毒后供绿化浇灌或道路冲洗使用。储水池应配套自动控制泵站与液位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启停与用水调度,系统管网需与市政供水管网断开设置防回流装置,确保运行安全。

3 城市老旧小区绿色改造创新路径

3.1 科学规划设计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的前提,在改造启动前,需要组织专业团队对小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评估,通过现场勘查掌握小区建筑结构、基础设施现状,利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同时分析周边环境特点,包括交通条件、商业配套、生态资源等,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依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绿色建筑理念,明确小区改造定位,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造规划。合理划分居住、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区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2 多方参与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政府、居民、企业等多方主体,构建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是改造顺利推进的保障。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提供制度支持;设立专项改造资金,为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提供资金补贴,降低居民和企业的改造成本;加强对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从施工质量、安全规范、环保要求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改造工作有序开展。居民作为改造的直接受益者,需要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在改造方案制定阶段,通过召开居民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了解居民对改造内容、施工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使改造方案更贴合实际生活;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监督,保障施工过程透明、规范;鼓励居民参与小区管理,通过构建居民自治组织,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和设施,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绿色建筑理念,改造老旧小区时,在节能环保方面,通过在建筑内部安装高效设备,有效降低了能耗;在水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方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太阳能应用方面,安装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为建筑持续提供清洁能源;在绿色社区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增加绿地及优化景观设计,可以显著改善居住环境。总体来说,基于上述技术改造老旧小区之后,能够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绿色建筑理念将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文平 .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绿色建筑技术实践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