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作者

张鹏

武汉城璟房地产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1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性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若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或培训,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此外,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若管理人员决策不当或协调不力,可能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误和资源的浪费,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1.2 物料因素

物料因素导致的预制构件质量问题主要发生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物料质量问题会直接导致预制件质量不符合生产标准,只能报废重新生产,导致这一问题是因为在物料检查或者储存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执行流程,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继而影响生产质量。还有一种情况是物料配比出现了问题,比如,混凝土配比没有按照标准执行,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都没有按照工序执行,导致混凝土、浆料的稳固性较差。

1.3 工艺因素

工艺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另一重要方面。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在于其组件的预制和现场组装,因此,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若施工工艺不规范或缺乏统一标准,将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组装精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预制构件的吊装和拼接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校正措施,可能导致构件间的缝隙过大,进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提升人员素质

为了应对人为因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提升人员素质是首要任务。首先,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通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因技术不足导致的施工失误。同时,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对于管理人员,应注重提升其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能够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提升工程质量,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物料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众多环节中,物料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必须从源头开始,即对物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建立一套严格的物料检查制度是基础,这包括确保所有运抵施工现场的物料都必须经过仔细的检验,以满足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在物料的储存阶段,应遵循既定的标准流程进行管理,以防止由于储存不当而引发的物料质量问题。其次,对于物料配比的管理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混凝土、浆料等关键材料,必须确保其配比的准确性,以避免任何可能的误差。在施工的进行过程中,定期对物料进行抽样检测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通过强化物料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物料质量问题导致的预制构件报废和重新生产的情况,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并显著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

2.3 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针对工艺因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是关键。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项施工步骤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标准化和精细化的施工工艺,可以提升预制构件的组装精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对于关键施工步骤和关键环节,应实施重点监控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偏差和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工艺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因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

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2.4 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引入并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已经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深入的数据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首先,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施工计划、进度跟踪、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通过这样的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施工的最新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分配。其次,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控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对预制构件的吊装、拼接等关键施工步骤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点,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行业带来创新和变革。

2.5 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评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应当构建一个科学且全面的管理评价体系。这个体系需要涵盖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多个关键维度,通过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指标来全面衡量管理的成效。例如,可以设定工程质量合格率、施工进度完成率、成本节约率、安全事故率等关键指标,定期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体系的结果反馈,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将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相结合,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进行问责和处罚,以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可以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3 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和工艺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物料管理、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及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将在建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振新 .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2):48-50.

[2] 柳文斌 .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J]. 新城建科技,2024,33(03):17-19.

[3] 陈峰 .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 [J]. 建筑,2024,(03):114-116.

[4] 赵薇.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砖瓦,2024,(03):125-127.

[5] 侯泽洋 .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J]. 建设监理,2024,(S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