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作者

诸葛瑞涛

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71

1 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方面的要点

1.1 燃料供应与燃烧控制

燃料供应是电厂锅炉运行的基础环节。要确保燃料的稳定供应,需要建立完善的燃料储备和输送系统。不同类型的燃料,如煤炭、天然气等,其特性不同,对锅炉的运行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煤炭的质量和粒度会影响燃烧效率,因此在选用煤炭时,要严格控制其挥发分、灰分等指标,并将煤炭破碎到合适的粒度。在燃烧控制方面,要实现精准的空气与燃料配比。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锅炉内的燃烧状况,根据燃料的种类和数量精确调节空气供应量,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减少燃料的浪费,还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同时,合理的燃烧控制还能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结焦和腐蚀问题。

1.2 传热过程优化

电厂锅炉作为能量转换的核心设备,其核心功能在于高效地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传递给工质(通常是水或蒸汽),这一传热过程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热效率和经济性。锅炉内部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主要通过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实现:热辐射、对流传热和热传导。其中,热辐射主要在炉膛高温区域占主导地位,对流传热在烟道和管束区域更为显著,而热传导则贯穿于整个金属受热面。为提高传热效率,首要任务是确保受热面保持最佳的热交换状态。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定期对锅炉的各个受热面(如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等)进行化学清洗和机械除灰,彻底清除积灰、结焦和腐蚀产物,从而显著降低传热热阻,提高整体传热系数。此外,从设计角度进行优化也是提升传热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采用螺旋鳍片管、内螺纹管等先进传热元件,这些特殊结构不仅能显著增加有效传热面积,还能通过扰动流体边界层来强化传热;在受热面布置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烟气流动特性和工质流动特性,采用逆流布置、错列布置等优化方案,确保工质能够充分吸收烟气的热量。同时,运行参数的精确控制也不容忽视,需要根据热力计算合理调节工质的流速和温度分布,既要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材料强度下降,也要防止局部过冷影响热效率,从而保证整个传热过程的均匀性和运行稳定性。

1.3 汽水系统管理

汽水系统负责将给水转化为合格蒸汽并输送至汽轮机,其管理水平影响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水质控制是汽水系统管理的基础且重要环节。劣质给水会引发诸多问题,如溶解固形物使受热面结垢,降低传热效率;氯离子等腐蚀性成分加速金属腐蚀;溶解氧会造成氧腐蚀,威胁设备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给水处理制度,采用多级过滤、离子交换、除氧等工艺,彻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硬度离子和溶解气体等有害成分。同时,汽水参数的精确调控同样至关重要。需要根据锅炉设计规范和实际运行工况,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精确调节汽水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确保产生的蒸汽具有稳定的过热度、合适的压力和洁净度,完全满足汽轮机对蒸汽品质的严格要求。此外,需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制定详细检查计划,定期对汽水管道、阀门、疏水器等关键部件进行无损检测和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泄漏、堵塞或磨损等问题,以确保汽水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4 自动化控制与监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技术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锅炉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例如,自动调节燃料供应量、空气供应量、给水量等,使锅炉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可以实时获取锅炉的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管理人员对锅炉进行实时管理和调度。

2 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2.1 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升级

未来,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方面将不断追求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会进一步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等。富氧燃烧能够提高燃烧速度和效率,减少过量空气系数,从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循环流化床燃烧则可以适应多种燃料,且燃烧更加充分,能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另一方面,会加大对余热回收技术的投入。通过安装余热锅炉、省煤器等设备,回收锅炉排烟中的余热,用于加热给水或其他工艺过程,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此外,还会不断优化锅炉的结构设计,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减少散热损失,从而实现整体的高效节能。

2.2 环保性能的显著提升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电厂锅炉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电厂锅炉会采用更加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确保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甚至低于国家环保标准。例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等,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同时,还会研发和应用低氮燃烧器等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生成。此外,对于二氧化碳的减排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探索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3 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是电厂锅炉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锅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锅炉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空间。人工智能算法则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实现自适应控制,提高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会建立远程监控和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了解锅炉的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操作和调度,提高管理效率。

2.4 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电厂锅炉将与新能源实现更深度的融合。例如,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电厂锅炉相结合,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在光照充足或风力较大时,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或风力发电机为锅炉提供部分能量,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新能源供应不足时,由锅炉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此外,还可以探索生物质能与电厂锅炉的协同利用,将生物质燃料与煤炭等混合燃烧,既实现了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又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降低了碳排放。这种融合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方面的应用要点包括燃料供应与燃烧控制、传热过程优化、汽水系统管理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测等关键环节,有效实施这些要点对提高电厂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至关重要。展望未来,其发展前景广阔且充满机遇。高效节能技术升级、环保性能提升、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提高以及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将使电厂锅炉满足电力需求,适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信各方共同努力下,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方面将迎来美好未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清洁、高效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蕴恒 . 浅谈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J]. 大陆桥视野,2023,(01):127-128.

[2] 罗林 . 浅谈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J]. 中国设备工程,2022,(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