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邢台市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的激励机制与路径研究
宋晓奎 李猛 国慧
邢台学院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1
关键字:双碳;绿色经济;数字化
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框架之内可衍生出若干分支,其中,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1]。对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对于我省推动“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到 2035 年基本建成制造强省的目标而言意义重大。
当前,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加深,为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管控、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能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2]。然而,邢台市制造业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资金短缺、政策支持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探索可行的实现路径。
一、相关理论基础
1.1 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内涵及协同关系
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绿色化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
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关系。数字化为绿色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管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化是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绿色化为导向,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 [4]。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1.2 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的理论依据
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 [5]。
二、邢台市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现状及挑战
2.1 发展现状
邢台市制造业门类齐全,拥有钢铁、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产业。近年来,邢台市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数字化方面,部分企业引入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例如,一些钢铁企业建立了智能制造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绿色化方面,邢台市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部分企业采用了清洁生产技术,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2.2 面临的挑战
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邢台市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较大,这些产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难度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邢台市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转型所需的高额成本。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强,政策之间的协同性不足。
2.3 其他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现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铁合金产业曾因粗放生产被贴上“黑大粗”标签,后实施“三个一批”和“五化改造”行动。内蒙古景蕾实业有限公司应用“直流矿热炉冶炼技术”,单位电耗下降10%-15%,焦炭消耗减少10% 左右,还将生产铁合金产生的尾渣用于生产岩棉等,余气余热发电,2024 年相关产值超1 亿元。
三、“双碳”目标下邢台市制造业“双化”协同的激励机制构建
3.1 政策激励机制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要素保障与倾斜:邢台市政府应加大对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绿色技术研发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购置的数字化设备、绿色环保设备等给予增值税抵扣、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降低企业的转型成本。优先保障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项目的用地需求,给予一定的土地出让金优惠。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和绿色化技能水平。
3.2 市场激励机制
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的作用。逐步提高能源价格,使能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引导企业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同时,对采用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价格优惠,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政府绿色采购、推广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市场需求向绿色化、数字化产品倾斜,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份额,激励企业进行“双化”协同转型。
3.3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建立绿色生产激励制度,对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通过设立节能降耗目标,将目标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绿色生产。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工作,提高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3.4 社会激励机制
宣传引导、公众监督:加强对“双碳”目标和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监督,促使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加快“双化”协同转型步伐。
四、“双碳”目标下邢台市制造业“双化”协同的实现路径
4.1 企业层面: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
智能制造系统与能源管理优化建设:企业应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优化管理。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企业应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力度,降低能耗和物耗。
4.2 产业链层面:构建绿色供应链与数字化协同平台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优先选择那些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供应商,从源头保障产品的绿色属性。构建供应链协同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平台可以实时共享信息,优化运作效率,减少物流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放。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3 产业集群层面:打造数字化绿色产业园区
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产业园区应加快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园区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同时,实现园区内水、电、气等公共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固废处理中心,对园区内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降低环境风险。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搭建: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园区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开展数字化和绿色化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应用。通过平台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4 区域层面:培育“双化”协同新业态新模式
鼓励发展绿色制造服务产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绿色技术咨询、碳足迹核算等服务。推广工业电子商务,鼓励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实现对产品销售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优化生产计划。
五、结论与展望
邢台市制造业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金短缺、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挑战。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邢台市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的重要保障,包括政策激励、市场激励、企业内部激励和社会激励等多个方面。实现邢台市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需要从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区域等多个层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未来可以将邢台市与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加强对“双化”协同转型的定量研究,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转型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 参考文献]
[1]ChenL.HowCO2emissionsrespondtochangesingovernmentsizeandlevelofdigitali zation?EvidencefromtheBRICScountrie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 ch,2022,29:457-467.
[2] 白雪洁 , 孙献贞 . 互联网发展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成本、创新还是需求引致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31(10):105-117.
[3] 陈国进 , 丁赛杰 , 赵向琴等 .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融资成本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央行担保品政策视角 [J]. 金融研究 ,2021,498(12):75-95.
[4] 戴翔 , 杨双至 . 数字赋能、数字投入来源与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414(9):83-101.
[5] 李 颖 , 贺 俊 .数 字 经 济 赋 能 制 造 业 产 业 创 新 研 究 [J]. 经 济 体 制 改革 ,2022,233(2):101-106.
宋晓奎(1983.3-),男,河北省邢台市人,理学硕士,讲师,教师,研究方向:统计学、几何学、数学建模。
【基金支持】邢台市 2024-2025 年度社科规划课题《“双碳”目标下邢台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的激励机制与路径研究》(XTSKGH20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