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赛促教”理念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路径

作者

黄埔

武汉晴川学院430204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以赛促教”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多项体育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竞技性较强的跆拳道课程中。传统的跆拳道教学多以技术性训练为主,缺乏实践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有限。随着“以赛促教”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其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成为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以赛促教”理念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路径,分析其实施中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跆拳道教学现状分析与“以赛促教”理念的提出

跆拳道作为一项集体能性、竞技性和技巧性为一体的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阶段许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主要侧重于技术动作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实际竞技中的表现和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足够的实战机会和互动,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最终影响了跆拳道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教师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也导致了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缓慢。

在此背景下,结合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以赛促教”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赛这一实际操作环节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推动跆拳道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以赛促教”理念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以赛促教”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跆拳道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教学路径,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引入比赛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高他们对跆拳道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在单纯的技能训练中消耗时间,往往忽视了跆拳道本身的竞技魅力。而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在实战中体验到技能的实用性和竞技的挑战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以赛促教”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竞技水平的提升。比赛要求学生将训练中学到的技巧和战术灵活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提升其临场应变能力和战术思维。在比赛中,学生需要面对对手的不同战术和技法,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技术,从而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再者,通过比赛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跆拳道虽然是个人项目,但在集体比赛中,团队协作和成员之间的配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三、“以赛促教”理念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要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成功实施“以赛促教”理念,需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比赛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首先,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比赛目标。在制定课程计划时,教师应将比赛内容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设计既具挑战性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训练项目。比赛应贯穿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阶段都有相应的预演和小型比赛,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跆拳道是一项强调心态和耐力的运动,比赛中学生不仅要展示技战术能力,还要展现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因此,在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模拟比赛、情境训练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其在比赛中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三,比赛组织要规范化、科学化。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比赛不仅是检验学生技能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参与感和竞争意识的途径。因此,比赛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单人对抗、团队配合、混合组队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比赛的评判标准要公开、公正,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四、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尽管“以赛促教”理念在跆拳道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比赛组织方面,部分高校跆拳道比赛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赛事安排,如校内比赛、校际比赛以及参与全国性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通过比赛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是“以赛促教”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目前,一些高校的跆拳道教师缺乏足够的比赛经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应对比赛中的复杂情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仅提升其跆拳道技术水平,还要注重比赛实战经验的积累,帮助教师掌握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赛促教”理念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路径的探讨,可以看出,该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跆拳道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要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理念的深度融合,需要高校在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培训等方面做出系统的规划和改进。未来,随着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应继续优化比赛形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跆拳道教学的全面发展。同时,建议加强与社会和体育界的联系,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提升跆拳道课程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张鹏. 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探析[J]. 体育教育, 2021(5):45-48.

[2] 刘勇.“以赛促教”理念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8): 67-70.

[3] 王丽.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赛促教”实践路径的探索[J]. 体育与健康,2022(3): 56-59.

作者简介:黄埔,男,1985 年8 月生,汉族,籍贯:河南驻马店,本科学历,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