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
魏俊楠
桥东区宝丰街小学 河北张家口 075000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使命。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标准僵化等。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创新思维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或创造新事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首先是独创性,即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其次是灵活性,表现为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再次是敏锐性,指对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最后是综合性,强调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喜欢提问,善于联想,常常会提出让成年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想法。这些特点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具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创新更多是一种 " 前创新 " 或 " 类创新",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 " 填鸭式 "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思维的启发。课堂上教师讲解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其次,课堂氛围往往过于严肃,学生害怕犯错,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对 " 标准答案 " 的过度追求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学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 正确答案" 上,而非思维的发展。
此外,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教师未能有效利用课文中的创新元素,或者将语文学习局限于教材,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最后,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足也是制约因素之一,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首先,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设计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例如,在课文教学中,可以问 " 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 这类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鼓励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应营造安全、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设立 " 质疑时间 ",专门让学生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理解或疑问。对于学生的非常规想法,教师应给予积极反馈,而不是简单否定。
第三,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发展平台。如组织创意写作、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最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古诗教学中,不是直接讲解诗意,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策略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上述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首要的是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素养。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创新实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改革评价体系也至关重要。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其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可以采用成长档案袋、项目展示等评价方式,全面记录学生的进步。
此外,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也是必要的保障。学校应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设备,支持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创新教育理念,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教师实施创新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对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五、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鼓励质疑与批判性思维、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以及运用启发式教学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改革、资源配置优化等保障措施也不可或缺。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创新思维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策略的具体实施效果,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优化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华.《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2] 李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语文教学通讯》,2019, 12(3): 45-49.
[3] 王建军, 刘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基础教育研究》, 2020, 15(2):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