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探究

作者

李嘉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6

一、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医改以来,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然而,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逐渐凸显,直接影响其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深入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来源与特点

(一)财政拨款

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支持主要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等部分。然而,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财政拨款的增长速度往往难以满足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不同地区财政状况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获取的财政资金相对较少。

(二)医疗服务收入

这主要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等。近年来,虽然调整了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但总体来看,医疗服务收入的增长仍受到医保支付政策、患者就医负担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医院仍面临着医疗服务收费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的问题。

(三)药品和耗材收入

过去,药品和耗材销售曾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在新医改政策下,国家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集中采购等措施,对药品和耗材的加成进行了严格限制,导致医院药品和耗材收入大幅减少,资金流受到影响。

三、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1. 在部分医院中,管理层与医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缺乏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存在过度依赖高值耗材、不合理用药等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2. 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准确核算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导致成本控制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管控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管理不完善

1. 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医院在编制预算时,未能深入分析医院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仅依赖过往经验和数据进行简单估算。这种做法导致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难以有效支持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合理配置,影响了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财务规划的准确性。

2. 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在实际运营中,部分医院存在未经批准随意调整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预算对医院运营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影响医院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 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部分医院尚未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紧密挂钩。这种脱节使得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资金运营效率低下

1. 资金周转缓慢。部分医院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导致部分医疗费用未能及时回收,资金被大量占用。同时,医院的存货管理不够精细化,药品和耗材的库存积压问题较为常见,进一步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加了运营成本,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制约了医院的财务灵活性和发展潜力。

2. 资金使用缺乏统筹规划。一些医院在资金分配上存在盲目性,未能充分考虑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医疗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长期发展战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种缺乏整体规划的资金管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能阻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加强公立医院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与体系

1. 加强全员成本控制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管理层、医务人员等参加成本控制培训,通过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成本效益意识,从而在日常工作中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准确核算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将成本指标细化并分解到各个科室和个人,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从而提升医院整体成本管理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1. 科学编制预算。深入分析医院的业务发展需求和财务状况,结合医院战略规划,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科学方法编制预算。通过详细评估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预算能够有效支持医院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日常运营需求。

2.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建立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对预算外支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确的依据和审批流程。同时,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超预算支出等问题,保障医院财务的健康运行。

3.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紧密挂钩,对预算执行良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预算执行不力的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医院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

(三)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1. 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医院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金收支的实时监控与管理。通过系统自动化处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增强资金流向的透明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为医院财务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提升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优化资金收支流程。全面梳理医院资金收支业务流程,去除冗余环节,缩短资金流转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健全催收制度,缩短收款周期,减少资金占用。同时,优化药品和耗材的采购及库存管理流程,降低库存积压成本,确保资金高效周转,为医院运营提供有力财务保障。

五、结论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与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以及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公立医院的资金合理筹集和高效利用。这对于保障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公立医院应不断适应新医改政策的变化,持续优化资金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参考文献

[1] 顾 媛 媛 . 新 医 改 背 景 下 公 立 医 院 资 金 管 理 问 题 研 究 [J]. 活力 ,2025,43(01):130-132.

[2] 范利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策略研究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09):116-119.DOI:10.16457/j.cnki.hbhjjlw.2024.09.017.

[3] 何玉梅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J]. 质量与市场 ,2024,(06):69-71.

[4] 王珍妮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探究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5,(1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