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互联网 +“背景下乡镇幼儿园实行家园共育的策略

作者

陶玉霞

安徽省天长市仁和幼儿园 239300

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中,乡镇幼儿园是关键的构成部分。3- 6 岁幼儿身心是否可以健康发展,与乡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质量有着直接关联,但是,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乡镇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较为分散、家长外出务工的比例比较高、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比较薄弱等情况的影响,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互联网 +”技术的广泛普及,为解决这些难题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文章鉴于乡镇幼儿园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资源整合、指导模式、文化融合三个维度,探寻实操性的家园共同培养策略,期望可以实现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深度合作,进而推动家庭与幼儿园深度协同,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平衡发展的目标。

一、借力云端搭桥梁,城乡资源“零距离”

乡镇幼儿园往往地处偏远,受到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城市幼儿园相比,差异十分显著。当下“互联网 + ”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凭借云端来搭建沟通的桥梁,成为打破城乡间资源壁垒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可以主动地和城市当中具备优质条件的幼儿园构建线上的合作联系。城市的幼儿园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拥有先进的经验,通过云端实现教学课件、活动方案等资源的共享,乡镇幼儿园可以直接获得这些优质的内容,进而使自己的教学素材得到丰富 [1]。举例而言,城市幼儿精心设计的艺术启蒙课程视频,乡镇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观看学习,以此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范围。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直播开展城乡幼儿园的联合教研活动,邀请城市的幼儿教育专家在网络上参与进来,针对乡镇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给予指导,与此同时乡镇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感悟,一起探究家园共同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方法。除此之外,构建线上的家长交流平台,邀请城市当中表现优异的家长分享科学的育儿经验,使得乡镇家长可以接触到前沿地位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凭借这些具体的措施,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距离”的共享,为乡镇幼儿园家园共同教育提供坚实且有力的支持,进而促使乡镇幼儿教育朝着新的高度迈进。

二、指尖课堂连家校,育儿指导“不打烊”

在乡镇地区,多数家长皆忙于田间农事,或者外出务工讨生活,他们的文化程度高低不一,获取科学育儿方面知识的途径也颇为有限。步入“互联网 +”这一时代,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可以让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育儿指导实现“永不歇业”的效果,幼儿园可以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之类的平台,定期推送丰富多样的育儿知识相关文章与视频,这些内容广泛囊括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营养健康的食谱、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等诸多方面。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给出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指导方法。举例来说,对于小班的幼儿,需要更着重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对于大班的幼儿,则更为重视幼小衔接相关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开办线上的育儿讲座活动,邀约颇具知名度的幼教专家进行授课,家长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去观看讲座的直播内容或者回放。另外,搭建线上的答疑交流群,家长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可随时在群里提出疑问,教师在第一时间给出专业的解答与相关的建议 [2]。除此之外,组织开展线上的亲子活动打卡项目,如亲子之间的阅读活动、亲子共同参与的游戏等。教师依据家长上传的活动相关照片与视频给出反馈并予以评价,以此激励家长踊跃投入其中。借助指尖课堂这一平台,家长可以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到科学的育儿指导内容,进而提升家园共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乡土智慧线上汇,共育模式“接地气”

乡镇具备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资源,这是开展家园共育的宝贵财富。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把乡土方面的智慧在线上进行汇聚,可以打造出贴合实际情况的共同培养模式 [3]。幼儿园安排教师深度探寻乡镇的自然景色、传统风俗、民间技艺等资源,把这些资源制作成活泼有趣的线上课程。比如,举办“家乡的田野”这一主题活动,借助优美的图片、鲜活的视频呈现田野景致、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引领家长带着孩子踏入田野,观察昆虫、认识植物,强化幼儿对于大自然的认知与喜爱。邀请来自乡镇的民间手工艺人录制教学视频,向大家传授如剪纸、泥塑、刺绣等蕴含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家长与孩子可以一同参与学习和制作过程,亲身感受极具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搭建一个线上的乡土文化交流社区平台。在这个社区,家长可以分享自己带着孩子参与各类乡土活动时拍摄的照片、记录活动过程的视频与参与活动后的心得感悟,推动家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教师按照一定的周期对所积累的优秀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形成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的家园共育实际案例。这种贴合乡镇实际情况、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园共育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且还能极大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家园共育工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与生命力,为乡镇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结语

在“互联网 +”的大环境下,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要以“乡土性”与“数字化”的融合为根基,不但要破除资源方面的阻碍,而且要紧密贴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借助云端资源共享、指尖课堂指导、乡土智慧共创等策略,可以切实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幼儿园主导、家庭赋能、社会协同”的共育生态。未来实践中,还应该一直留意家长在数字素养上的差别,防止技术工具演变成新的“教育差距”,从而切实让科技为乡镇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J]. 世界儿童 ,2024(1):83-85

[2] 王静。“互联网 +,,, 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路径 [J]. 新班主任,2025,(08):63-64.

[3] 张亚琴。“互联网 +,,, 背景下的幼儿家园共育策略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2,24(7):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