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行车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
赵振鹏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延安运营维修段 陕西延安 716000
1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行车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动态性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于运行期间始终处于动态状况,其运行环境也在持续改变。它或许会在不同线路间穿梭,遭遇各式各样复杂的路况,像弯道、坡道、平交道口之类。这种动态特性决定了行车安全管理务必具备实时性与灵活性。管理部门应当实时把控设备的运行状况,涵盖速度、位置、设备性能参数等方面,从而能够及时察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应对举措。比如,当设备驶入弯道时,要依据弯道的曲率和半径,对运行速度进行合理调控,以此保障行车安全。
1.2 系统性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安全管理绝非单一维度的事务,而是一个牵涉众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它广泛涉及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维护与保养、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运行的调度等诸多环节。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极有可能对整个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设备的设计制造为例,倘若其中存在缺陷,即便后续在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培训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且成效显著,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在开展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构建一套完备的系统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展开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
1.3 风险性
在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进程中,遭遇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要素。从设备自身层面来看,或许存在机械故障、电气故障这类状况,像制动系统丧失功能、发动机出现故障等,此类故障有可能在运行期间毫无预兆地显现,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就外部环境而言,同样会滋生风险,例如恶劣的气象条件(暴雨倾盆、暴雪纷飞、大雾弥漫等)会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干扰,还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性能;道路上的突发情形(如其他车辆的违规驾驶行为、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等)也极有可能引发事故。除此之外,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疲劳驾驶等人为方面的因素,也是诱发风险的关键缘由。所以,在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需对这些风险要素展开全方位的识别与评估,进而制定出与之对应的风险应对举措,以此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2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行车安全管理的策略
2.1 强化人员培训管理
为切实保障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安全,强化人员培训管理显得尤为关键。首先,需精心拟定一套科学且系统的培训计划。要依据不同岗位以及层级的人员特点,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内容。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应着重开展设备操作规范、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等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讲解与现场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模式,助力他们深入领悟设备的运行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诀窍。另外,培训师资甄选不可轻视,应挑选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讲师。讲师不仅要熟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技术细节,还需具备出色教学能力,能深入浅出传授知识。培训实施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除传统课堂讲授,还可引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参观等。案例分析可让学员从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认识违规操作后果;模拟演练能锤炼学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实地参观可让学员直观了解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和要求。
2.2 完善设备维护体系
构建完备的设备维护体系,乃是保障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维持优良运行状态的核心要素。应拟定详尽的设备维护规划,定时对设备开展全方位的检查与保养工作,涵盖机械部件的润滑操作、电气系统的检测等内容。一旦在检查进程中察觉问题,需即刻进行修复与处置,防止小问题逐渐演变为严重故障。除此之外,需创建设备维护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状况、故障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对应的处理办法等信息,为后续的维护作业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从而更精准地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与性能的动态变化。
2.3 优化行车调度管理
科学且合理地开展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调度管理工作,可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同时为行车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首先,应构建先进的行车调度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位置等关键信息展开实时监测。调度人员依据监测所得信息以及运输任务的优先等级,精心规划设备的行驶路线和运行时间,从而有效规避设备间的冲突与干扰。在遇到特殊状况时,例如恶劣天气、设备突发故障等,调度人员需迅速调整调度方案,以切实保障行车安全。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调度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信息传递既及时又准确,以便双方能够携手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2.4 严格安全制度执行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制度的严格落实。因此,需着力构建一套系统且完备的安全规章制度,对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操作准则予以清晰界定。无论是身处操作一线的人员、负责设备维护的人员,还是承担调度任务的人员,均需不折不扣地遵循制度要求。一旦出现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必须秉持零容忍的态度,进行严肃处理。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安全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与检查,定期开展深入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察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迅速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通过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能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严谨规范的安全管理氛围,从而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2.5 推动技术创新应用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促进技术创新应用对于提高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安全管理水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应当主动引进前沿的技术与设备,例如智能监测体系、自动化控制工艺等,达成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即时、精确监测与控制。智能监测体系能够对设备的各项参数予以实时监控,一旦察觉到异常状况,便能够迅速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采取对应的举措。自动化控制工艺能够增强设备的操作精准度与稳定性,削减人为因素给行车安全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展开剖析与挖掘,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凭借技术创新应用,持续增强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行车事故发生的几率。
3 结语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从人员培训、设备维护、行车调度、安全制度落实以及技术革新等多维度展开,实施全面且有效的管理举措。如此,方能保障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得以安全运行,提升运输效能,进而为企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的稳定贡献力量。应持续总结过往经验,不断优化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以更为严格的标准、更为严谨的要求来做好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为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凯强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安全监控探析 [J]. 中国设备工程,2025,(11):80-82.
[2] 谢金鹏 . 电力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 [J]. 电力安全技术,2025,27(01):14-17.
[3] 岳庆利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J]. 品牌与标准化,2025,(01):104-106.
[4] 陈鼎淇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研究 [J]. 中国质量监管,2024,(12):72-73.
[5] 陈刚.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行车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1,(2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