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的学生思维障碍诊断与教学干预
熊子灿
邻水县丰禾中学 6385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其中读后续写题型作为一种创新的考查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面对读后续写题型时存在明显的思维障碍,导致他们难以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合理构思情节发展以及流畅表达个人见解。因此,对读后续写题型中学生思维障碍的诊断与教学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 学生在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中的思维障碍诊断
1.1 阅读理解层面的思维障碍
部分学生在阅读原文时存在理解偏差,无法准确提取关键信息。一方面,词汇与语法基础薄弱导致理解困难,遇到陌生词汇或复杂句式时,难以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例如,在一篇关于野外探险的故事中,学生因不理解“precipice(悬崖)”“trepidation(恐惧)”等词汇,误判人物所处的危险情境,进而影响后续情节的构思。另一方面,缺乏对文本体裁特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叙事逻辑与情感倾向。如面对倒叙、插叙的文本结构,学生容易混淆时间线,导致对情节发展的理解出现混乱。
1.2 情节构思层面的思维障碍
在构思续写情节时,学生普遍存在逻辑混乱与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学生难以构建合理的情节发展链条,出现情节跳跃、前后矛盾的情况。例如,原文中人物性格胆小谨慎,但在续写中突然独自冒险解决危机,缺乏合理的性格转变铺垫。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限,容易陷入套路化写作,如遇到困难必定有陌生人相助,故事结局总是皆大欢喜等,导致续写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此外,部分学生对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续写内容未能有效呼应或升华原文主题,使整个故事缺乏深度。
1.3 语言表达层面的思维障碍
语言表达是学生将思维转化为文字的关键环节,但在此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首先是词汇与语法运用不精准,学生常因词汇量不足,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出现时态不一致、指代不明等语法错误。例如,在描述过去发生的故事时,频繁出现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混用的情况。其次,学生缺乏对英语地道表达方式的积累,写作中中式英语现象严重,如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影响文章的可读性与地道性。此外,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缺乏多样性,句式单一、词汇重复,难以运用高级词汇与复杂句式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1.4 整体衔接层面的思维障碍
学生在处理原文与续写部分、续写段落之间的衔接时存在困难。在与原文衔接上,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考虑原文的情节、人物设定,使续写内容与原文割裂,缺乏连贯性。例如,原文中未提及的新角色在续写中突然大量出现,且未作任何背景介绍。在段落衔接方面,学生不善于使用过渡词与衔接句,导致段落之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故事发展不流畅,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2 针对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学生思维障碍的教学干预策略
2.1 强化阅读理解训练,奠定思维基础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文本主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选取与高考读后续写难度相当、题材多样的文本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运用略读了解文章大意,扫读定位关键信息,精读分析细节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叙事逻辑、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例如,在阅读一篇故事后,让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变化原因,预测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续写做好充分准备。
2.2 开展情节构思专项训练,提升逻辑与创新思维
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情节构思能力的训练。一是进行情节推理练习,给出故事的开头与中间部分,让学生续写结局,或提供结局让学生构思合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是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针对给定的故事背景与人物设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故事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常规思维。例如,在以“意外的礼物”为主题的训练中,引导学生思考礼物的来源、意义以及收到礼物后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反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组织学生对优秀的读后续写范文进行分析,学习范文中情节的合理推进、人物的生动刻画以及主题的巧妙升华,让学生在模仿中提升自身的情节构思能力。
2.3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促进思维转化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注重词汇与语法的积累和运用。在词汇教学中,采用语境教学法,通过句子、短文学习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与用法,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新学词汇。同时,加强语法专项训练,通过练习、纠错、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结构的正确用法。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英语地道表达方式,推荐学生阅读英语经典文学作品、观看英语电影,摘录其中的精彩句子与表达,并进行模仿写作。在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句式与高级词汇,提升文章的语言质量。例如,将简单句“He ran quickly.”改写为“With great haste,he dashed forward.”,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4 注重整体衔接训练,增强文章连贯性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原文与续写部分、续写段落之间的衔接技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原文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元素,确保续写内容与原文在各方面保持一致。例如,在续写时,延续原文的人物性格特点与语言风格,合理利用原文中出现的线索推进情节发展。同时,教授学生使用丰富的过渡词与衔接句,如表示因果关系的“therefore,as a result”,表示转折关系的“however,nevertheless”,表示递进关系的“moreover,furthermore”等,使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故事发展更加流畅。此外,鼓励学生在续写开头适当回顾原文内容,结尾部分呼应原文主题,增强文章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3 结束语
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应对该题型时存在的阅读理解、情节构思、语言表达、整体衔接等方面的思维障碍,严重制约了写作水平的提升。通过深入诊断这些思维障碍,并采取强化阅读理解训练、开展情节构思专项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注重整体衔接训练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提升读后续写能力。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与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赵小莲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教学策略 [J]. 青海教育 , 2025, (05):33.
[2]罗敏.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措施探究 [J]. 成才之路,2025, (14): 113-116.
[3] 王荣生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探究 [J]. 高考 ,2025, (1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