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

黄志杰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130051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班主任的分析,从初中语文学科的特色、班主任工作角色的功能发挥出发,强调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对初中学生成长促进的重要作用,在语言修养、人文养成、心理疏导、班级人文建设的方面做出初中语文班主任应该发挥的应尽之责,以期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学生发展;促进作用

一、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重大作用。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传递文化、树立观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具备其学科特有的优势,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中可以发挥出独特且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这个角度深入探究分析,对发挥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的优势、提高班集体管理教育工作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与班主任角色定位

(一)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其中"工具性"体现为作为基础工具性学科,具有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表述自我观点等,"人文性"体现在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情感价值、道德观念等方面,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经过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滋养等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既担任着学科语文教学的教师职责,又担任着班级管理工作的班级管理老师职责,一个教师两种身份,使得语文学科班主任可以较好地统筹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在进行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指引与德育养成,实现学生的素质拓展。

三、初中语文班级管理老师对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1.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口语交际训练等环节,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班级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包括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等。比如,通过班会课开展主题发言,在班会上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或生活的体会,讲一讲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等,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恐惧,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在不同的情景、场合进行自己的表达[1]。

2.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对语文课文的研读、阅读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而在班级日常教育管理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组织开展"读书感悟"交流会等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力以及综合素质。经过大量的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思考意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1.传承优秀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横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要深入研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带领学生认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赋、史实典故、风俗民情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通过学习世界优秀文化作品,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树立文化包容观。

2.塑造正确价值观

语文中包含着很多的人生哲学及道德道理,初中语文老师通过对课文进行赏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学习《背影》《散步》等课文后,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宝贵,培养学生敬重老人、热爱和尊重父母的好品格;在学习《敬业与乐业》等文章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培养敬业精神。语文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三)助力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1.情感沟通优势

语文是情感表达的主要工具,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授课及班级管理中更注重对学生的感情培养,将语文教育情感化的结果,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剖析及讨论,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处理自身的感情,加之语文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相对较多,更容易及时发现学生情感变化及心理问题,并及时同学生交流谈心,让学生感到得到呵护和重视,可以有效疏导他们出现的负面情绪,维持心理健康。

2.心理疏导作用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阶段,学业、人际关系等各方矛盾都会导致初中生心理上的一些困惑。初中语文学科的班主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面对挫折,比如通过学习苏轼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和借鉴苏轼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面对困难、挫折时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等;通过组织班级心理主题班会、开设心理辅导活动等帮助初中生提高心理素质,锻炼初中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等[2]。

(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1.营造文化氛围

初中语文教师以自己的学科优势,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文化的氛围,建立班级图书角,推介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多读书;开展诗词朗诵、文学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把一些名人名言以及优秀的学生作品贴在班级的墙壁上,让学生在班级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班级文化感。

2.培养团队精神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在开展班级话剧表演时,组织学生对课本剧的创编、角色的分配、排练演出等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能力,共同努力,对每个同学进行合作鼓励。这样学生也就能学会合作、互相帮助,有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四、结论

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由于语文学科特色的资源优势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优势,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成长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语文班主任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以及推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的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卓玛草.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4):144-146.

[2]孙长荣.试论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班主任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中),2018,(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