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蒙古秘史》探寻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历史演进脉络

作者

赵澈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市,028000

摘要:本文以《蒙古秘史》为重要依据,深入探寻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历史演进脉络。通过对《蒙古秘史》中相关记载及蒙古族图案发展历程的研究,揭示其从原始起源到多元融合,再到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研究表明,《蒙古秘史》不仅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更是理解蒙古族图案原型演进的关键线索,为蒙古族图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蒙古秘史》;蒙古族图案原型;历史演进脉络

蒙古族图案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其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生动写照。《蒙古秘史》作为一部记载蒙古民族500多年形成、发展、壮大历史的珍贵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研究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历史演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深入探寻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历史演进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蒙古族图案艺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蒙古秘史》与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原始起源

1、《蒙古秘史》对蒙古族起源的记载与图案关联

《蒙古秘史》开篇讲述了成吉思汗的根源,提到“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这一记载看似简单的祖先传说,却与蒙古族图案原型有着潜在的关联。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则流传久远而被记录下来的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将其直接视为生动的神话故事,但在1382年火原洁与马沙茹黑按蒙古语原音用汉字拼写音译时,对“孛儿帖赤那”一词特旁注“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特旁注“惨白色鹿”,此举并非随意而为。这表明这两个词所指的动物在蒙古先民的文化观念中具有特殊意义,可能与蒙古族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而图腾崇拜往往是图案原型的重要来源之一。

2、原始社会时期蒙古族图案的萌芽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先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河套人”和“扎赉诺尔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始了人类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进入新石器时代,陶器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先民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渐渐地,陶器上出现了早期的装饰纹样图案。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其手工业的发展达到了较为成熟稳定的阶段,泥质彩陶是该时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这些陶器上出现了三角纹、平行线纹、涡纹和鳞形纹等质朴的特色纹样。这些纹样虽然较为简单,但它们是蒙古族图案的早期萌芽,反映了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二、《蒙古秘史》时代背景下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多元融合

1、蒙古族部落发展中的文化交流与图案融合

在《蒙古秘史》所记载的时代,蒙古高原上分布着众多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斡亦剌和汪古等。这些部落之间时常发生争战,但也有频繁的文化交流。不同部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图案原型的融合与发展。例如,突厥语词汇融入蒙古语,骑射技术、萨满信仰等文化元素亦受突厥系民族的深刻影响,这些文化元素的交流必然也会反映在图案创作中。各部落可能在图案的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相互借鉴。一些部落可能擅长绘制动物图案,而另一些部落可能在几何图案的创作上有独特之处。通过部落之间的联姻、战争、贸易等活动,图案原型得以在不同部落间传播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图案体系。例如,盘长图案从最初诞生到后来进入文明社会的延续发展中,其艺术符号所蕴含的寓意在不断增加、丰富,这可能与不同部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关,人们在图案中融入了对生殖崇拜、生命延续观念和对吉祥企盼心理等多元文化内涵。

2、《蒙古秘史》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图案寓意深化

《蒙古秘史》详细记载了蒙古民族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部落的组织形式、军事活动、婚姻制度、道德规范等。这些社会生活内容对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寓意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生产方面,游牧经济是蒙古族的主要经济形式,马、牛、羊等牲畜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以动物为主题的图案原型大量出现,如龙卷纹、犄纹等可能源于对牛、羊等动物角和身体形态的模仿。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可能蕴含着对牲畜繁衍、生活富足的祈愿。在军事活动中,蒙古族以勇猛善战著称,武器、战旗等军事用品上的图案往往具有鼓舞士气、象征胜利的寓意。例如,一些图案可能采用凶猛的动物形象,如狮子、老虎等,以表达蒙古族战士的英勇无畏。在婚姻制度方面,蒙古族实行氏族婚姻族外婚制,家庭主要财产幼子继承制等内容在《蒙古秘史》中有明确表达。这些婚姻制度可能反映在图案中,如一些图案可能象征着婚姻的美满、家族的延续等。例如,一些对称的几何图案可能寓意着夫妻双方的平等与和谐,而一些带有生育象征的图案则表达了对家族繁衍的期望。在道德规范方面,《蒙古秘史》强调了忠诚、勇敢、善良等品质。这些道德观念也可能融入图案创作中,通过图案的形式来传达和弘扬这些美德。例如,一些图案可能以英雄人物的形象为主题,赞美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

三、现代视角下蒙古族图案原型的传承与创新

1、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图案艺术在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中成为了丰富的资源。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美感出现在各个设计领域,尤其在服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中成了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在服装设计方面,蒙古族传统图案被广泛应用于蒙古袍、帽子、鞋子等服饰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将龙卷纹、盘肠纹、行云纹等传统图案与现代服装款式相结合,既保留了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建筑装饰设计方面,蒙古族图案被应用于蒙古包、宫殿、寺庙等建筑的内外部装饰中。蒙古包的顶部和围壁常常绘制有各种蒙古族图案,如云纹、花卉纹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能抵御风寒,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2、现代文化冲击下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创新发展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蒙古族图案原型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蒙古族图案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师可以更加精确地绘制和修改蒙古族图案,实现图案的数字化处理和传播。同时,3D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蒙古族图案的实物制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图案能够更加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来。

总结

通过对《蒙古秘史》的深入研究以及蒙古族图案发展历程的探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蒙古族图案原型的历史演进脉络。从原始社会时期在陶器、岩画上的简单纹样萌芽,到《蒙古秘史》时代背景下因部落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影响而形成的多元融合,再到现代视角下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蒙古族图案原型始终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信仰和审美情趣。《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理解蒙古族图案原型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线索。它所记载的祖先传说、社会生活等内容,与蒙古族图案原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蒙古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在现代社会,蒙古族图案原型不仅在传统领域得到传承,还在现代设计领域展现出新的活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蒙古族图案原型通过与现代科技、审美观念和跨文化交流的结合,实现了创新发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年度中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基地一般项目《〈蒙古秘史〉中蒙古族图案原型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23MZYSJD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