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课堂赋能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祁奇

静宁县城关初级中学 743400

作者简介:姓名:祁奇,性别:女,出生年月:1998/04/03,籍贯:甘肃静宁,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智慧课堂正逐步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方法单一、参与度低、评价滞后等问题,影响教学实效。本文探讨智慧课堂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信息技术如何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课堂互动效率。实践表明,智慧课堂能促进学生策略运用、增强自主学习,并实现智能化评价反馈,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正在由知识传授型向素养发展型转变,阅读理解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实际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弱、参与意识差等问题,教学方式也多停留在“讲解—练习”层面。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技术工具的普及,课堂教学逐步呈现出数字化、个性化、交互化特征,为阅读理解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智慧课堂与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融合现状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与技术支撑

智慧课堂是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新形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和动态评价。其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互动性、实时性和科学性。常用工具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终端(如Pad、手机)及智慧平台(如希沃白板、ClassIn、雨课堂等),通过采集课堂行为数据,支持教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能。

(二)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特点与难点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但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文本体裁多样,学生缺乏语篇结构分析能力;其次,词汇量不足,遇到生词和复杂句式易丧失理解兴趣;再次,教学方式单一,重讲解轻策略,缺乏高阶思维训练。同时,传统教学难以顾及个体差异,缺少实时反馈,教学评估滞后,影响课堂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当前智慧课堂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尽管智慧课堂逐步在中学教学中普及,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教师存在“技术为用而用”的现象,未能深入融合教学设计。一些学校虽配备了希沃一体机、智慧教学系统,但使用频率低,功能利用率不足[1]。如在阅读教学中,平台资源多停留在课件展示、视频播放层面,缺乏与阅读理解策略的有机结合,教师多以播放视频导入、投屏展示文章为主,缺乏如分段主旨归纳、关键词投票排序等基于策略训练的互动操作。

二、智慧课堂赋能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路径探索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模式

在智慧课堂环境中,应转变传统“教师主导”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流程。教师可依托智慧平台(如学习通、ClassIn)设定任务型阅读活动,如“信息提取—推理判断—主旨归纳”的三步策略训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提高目的性。例如在教学中设置文章结构填空、句子功能判断等任务,学生通过平台独立完成,系统即时反馈。与此同时,借助学情大数据,动态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瓶颈点,如生词密集度、主旨理解错误率等,并据此分层推送支持性任务,实现精准教学。

(二)融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表现力与互动性。以《The Olympic Games》为例,教师首先播放奥运短视频引入语境,再展示图示资料帮助学生识别项目名称,激发兴趣。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平台标注主题句、关键词,聚焦文本要点。课堂互动中,利用智慧平台展示学生主旨题作答分布、段落排序结果,教师据此即时讲评,纠正理解偏差。同时,教师按学情分层推送任务单,基础任务聚焦信息提取,提高任务则训练推理判断,涵盖跳读、扫读与精读策略,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三)提升阅读策略教学的有效性

智慧课堂为策略训练提供可视化、结构化支持。教学中可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结构与逻辑主线,形成段落大意提取能力。在阅读说明文时,教师可利用表格工具设计“信息对比矩阵”,帮助学生识别关键信息。如在教学《How Plants Grow》时,通过设计“植物种类—生长条件—特征”三栏表,引导学生有序提取信息。平台记录学生在策略使用过程中的轨迹,便于教师后续个别指导与策略迁移训练。

(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与智能化

基于智慧课堂的评价不仅限于测试结果,更强调过程性与多维度。平台如“雨课堂”可自动生成学生课前预习完成率、课堂活跃度、作答正确率等数据,构建学习行为画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平台生成的“热词云”“错题统计图”,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常见障碍进行个性化讲解与辅导[2]。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如借助在线表单让学生反思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从“被动接受”走向“自我调节”,强化元认知能力发展。

三、实践研究:智慧课堂在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定位

某中学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学设备数字化覆盖,英语组在阅读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新路径。初中英语教学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尤其在阅读理解中,注重多元材料与智能平台的结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本课例确立三项目标: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主旨与结构分析的能力;借助智慧工具整合多模态资源,强化语境理解;通过数据反馈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调节学习。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选取新教材中的《The Spring Festival》为阅读文本,设计“预习导入—任务阅读—策略训练—延伸输出”四阶段教学流程。课前通过学习通推送节日导入视频、关键词拼写与简答题检测,平台收集数据帮助教师掌握学生认知基础。课堂中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文本,结合图示与语义导图,引导学生构建内容框架,并借助投票工具完成段落主旨匹配和节庆元素分类练习,实时反馈理解偏差[3]。

(三)教学成效与问题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智慧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策略意识,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强,学生能运用多元信息支持文本理解。平台数据为教师提供教学决策依据,提升课堂响应性与精准性。但在实施中也存在问题,如部分学生预习敷衍,影响课堂任务推进,个别教师对平台功能不熟悉,影响教学衔接。为提升整体效能,建议学校建立智慧教学研修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设计交流与平台操作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结:智慧课堂的有效融入为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优化了教学流程,提升了课堂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策略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实现了精准教学,学生获得了更具支持性的阅读体验。未来应继续推动智慧工具与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更加系统、高效的实践路径,助力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述敏.智慧课堂环境下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讲评有效性例谈[J].英语教师,2021,21(03):105-109.

[2]周涵.智慧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22.001985.

[3]徐坚.面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提问教学的问题自动生成模型建构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23.0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