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姚伟
中共玉田县委宣传部 064100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求是》杂志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为指导,结合县域实际,从理论武装、宣传引导、实践转化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抗战精神在县域层面的传承弘扬路径。研究表明,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宣传方式、深化教育实践,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
关键词:抗战精神;县域发展;理论武装;宣传引导;爱国主义教育
引言
202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同期《求是》杂志刊发总书记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重点讲话和重要文章深刻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新征程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精神,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结合玉田县实践,从理论根基、宣传舆论、教育实践三个层面,系统总结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举措,并对其成效与启示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忠诚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抗战胜利的内在关系。我县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创新学习载体,提升学习成效
开展“认准这个理”理论宣讲大赛,创作推广《抗战精神在玉田》系列微视频,以生动形式展现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2025年以来,全县开展相关专题学习2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2万人次,形成理论研讨论文80余篇。
(二)强化理论转化,指导发展实践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抗战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通过专题研讨,引导党员干部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智慧力量,研究解决县域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理论启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县域层面弘扬抗战精神,首要任务是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创新宣传引导:营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浓厚氛围
宣传思想工作是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宣传部要求,精心组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覆盖面
统筹县级融媒体中心各平台资源,开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专题专栏,及时转载中央主要媒体重点稿件,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精神。同时,加强本土内容生产,采写刊播《抗战老兵口述史》《红色玉田·英雄足迹》等系列报道,讲述本土抗战故事,增强宣传亲和力感染力。
(二)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组织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围绕抗战历史、英雄事迹等主题,创作推送正能量帖文,唱响网络主旋律。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历史虚无主义、污蔑英雄烈士等错误言论与不实信息及时检查处置,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三)拓展社会宣传渠道,推动精神深入人心
利用城乡公共空间,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建筑围挡等载体,布置抗战精神主题公益广告。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播放抗战主题宣传片、张贴宣传画,使抗战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组织开展“抗战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实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理论启示:抗战精神的传承弘扬需要利用好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增强宣传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历史真实性和严肃性。
三、深化教育实践:推动抗战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关键在于实践转化。我县深入挖掘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打造“红色玉田”教育品牌,强化价值引领
系统梳理县域红色资源,加强对江浩故居、玉田农民暴动遗址等15处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提升完善玉田烈士陵园、抗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开发“重走抗战路”研学旅行线路,接待参观学习团体300余批、10万余人次。
(二)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激发奋进力量
深入实施“双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宣传,将弘扬抗战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2024年度评选表彰“道德模范”50名、“新时代好少年”20名,通过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等形式,放大示范效应,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
特别是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工作中,注重发掘宣传先进典型,用抗战精神中的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激励干部群众,形成“学习英雄、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县域现代化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弘扬抗战精神中的艰苦奋斗作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等工程,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在基层治理中,弘扬抗战精神中的团结协作理念,提升治理效能,群众满意度达95.2%。
理论启示: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实现从“文物形态”向“精神形态”再到“实践形态”的转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红色基因融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抗战精神作为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
四、成效与启示
通过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精神,我县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二是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优化,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充沛;三是干部群众精神进一步振奋,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深挖精神内涵,又要注重实践转化;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既要尊重历史原貌,又要彰显时代价值;必须坚持政府与社会相协同,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激发社会参与热情。
结语
县域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层级,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精神为指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抗战精神融入理论武装、宣传引导、教育实践全过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J].求是,2023(17).
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5-09-04(01).
3.金冲及.抗日战争与中国政治[J].历史研究,2015(4):4-21.
4.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价值[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5-19.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J].中共党史研究,2017(4):15-23.
6.韩振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3):68-73.
7.曲青山.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J].中共党史研究,2020(5):4-12.
8.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张福记,李纪岩.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肖贵清.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9(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