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郭盼平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 472400
摘要: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机和安全管理应用软件不断发展的今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也从原有的制度建设和强制约束转为了增加线上远程管理和动态监控,进一步对井下作业区的瓦斯含量、通风质量、地质变化等因素进行了科技化的感知与统计,能够做到更好地预判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和调整,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
1 前言: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应用软件技术的发展,煤矿企业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红利,不仅在各项管理环节提升了现代化水平,也在最为关键的安全生产环节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加持。过去一段时期,煤矿企业不断引进基于计算机远程管理的现代安防监测系统,并不断结合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进行加强与完善。实践证明,科技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力,更是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利器,在确保生产一线干部职工生命安全的同时,成为了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健康开展的保证。
2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谈到煤矿企业,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线工作人员黑色的脸和听起来危险的工作环境。即便是在煤矿企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的今天,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煤矿企业仍然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点行业。从这点意义上来讲,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尽管在生产环节已经进一步提升了各类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但是还有大量的人员需要在一线进行机械设备操作和各类辅助性工作。煤矿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生产经营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不良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安全管理长期以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重视,不仅是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要求,更是企业承担安全生产重任的必要担当。
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生产一线区域,也就是矿井作业面。因此,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减少甚至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成为了煤矿企业高级管理者和安防部门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在预防为主理念的指引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然还存在不能完全指导实际生产的部分,需要一线工作人员和安防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丰富与改进,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制度基础,使远程安全管理和一线生产加工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
3 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作为煤炭企业矿井中的特殊存在,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就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瓦斯监测长期以来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之后,原有的依据矿井开采进度增设的局部定位管理监测硬件被计算机整合了起来,使得整个矿井中不同区域的瓦斯分布状况得到了第一时间的远程监测。结合到现代化的应用软件,能够提前预设好数值,起到预警功能,为防护部门的应急处理赢得时间,进一步增强一线干部职工生命安全的保障。目前煤矿企业应用的瓦斯监测系统种类繁多,虽然在数值构成方面可能存在不同品牌产品的差异性,但是在监测设备终端的硬件构成方面大同小异,结合到计算机的远程控制往往都有着传感器、信号传输设备、井下与井上控制中心等硬件配置,在电力、网络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发挥好监测作用。
3.2通风监测系统
在煤矿企业工作的朋友们都非常清楚“一通三防”等长期宣传的口号,井下作业本身就存在环境差的特点,通风监测也成为了煤矿企业长期以来安全防护的重点内容。就目前的生产经营实际来看,不少煤矿企业将通风监测和瓦斯监测融合起来开展安全防护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科技化防护技术不断应用的当下,通风监测系统的应用也离不开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智能化数据分析这些环节。从通风监测系统的特点来讲,主要包括针对作业区的安全性评估、施工时的通风方式、井下模拟施工等多个方面。实践证明,将通风监测系统科学使用到煤矿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作中,不仅做到了物尽其用增加安全保障砝码,更能够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4 煤矿企业搭建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途径探索
客观来讲,不少煤矿企业虽然已经在瓦斯和通风监测方面应用了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建立了以控制室为中心的远程管理系统,但其自动化管理程度还存在良莠不齐的局面。看似已经实现了部分环节的自动化管理,但还有很多环节和领域需要优化与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从这点意义上来讲,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还不算完全形成,需要结合到生产经营实际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进一步搭建与完善,真正形成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掘和借助好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过滤和分析功能,才能够真正做到借助科技力量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在不少煤矿企业安全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还存在如下一些方面的不足:首先,煤矿企业看似管理架构完善,部门分工明确,实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呈现出部门职能界定模糊的现象,由于安全生产是非常敏感的工作,很多部门也不愿意主动站出来扛下主要责任,正好借助多个部门都参与的状况,进一步主动弱化自身职能。其次,一些煤矿企业在安全信息监测方面,要么过于重视整体,要么过于重视一线作业面数据工作,且存在人员配备或转型不足的具体情况。再次,由于缺乏精细化的人员管理与评判标准,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并没有将相关信息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没有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实的信息数据支持,弱化了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认为,煤矿企业要真正做到搭建起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4.1合理设置数据库服务器
服务器做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能够在一些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转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服务器作为数据库的支撑必然难以发挥好相关软硬件的功能。作为特殊性质的企业,煤矿企业虽然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能将降本增效的目标放到安全防护必要投入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数据库服务器,更好地发挥出信息采集、交互、备份的功能,对于不同时期的安全管理数据做到有据可查,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4.2建立起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信息或信号传输的桥梁与纽带,它在连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端这二者之间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各类远程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其可以在远程计算机操作者发出指令之后,依据其访问和操作权限,进行数据库的对接和访问,从而实现从人员访问权限到信息内容处置的守护者职能。
4.3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发系统功能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应用的安全自动化系统都支持软件二次开发,这些就需要煤矿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匹配更加符合需求的系统功能。在基于通风监测、地质监测、风压监测、瓦斯监测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当进一步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必须给所有监测数据设定好预警值,更好地对于安全生产隐患做好预判工作,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从信息化的角度做好处置预案,并结合到信息传输的便利性对于人员提前疏散和紧急施救提供辅助作用,才能算是真正打造出符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