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科《方剂与中成药》课程融合AI技术的教学改革探索
姜宁 张慧 宋静 朱志凯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将其融入传统学科教学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职专科《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是一门将“方剂学”与“中成药学”相融合的课程,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方剂与中成药》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亟待改革调整教学方法。[1]本文简要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融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化、个性化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药人才奠定基础。[2]
关键词:高职专科;方剂与中成药;AI技术;教学改革
一、引言
《方剂与中成药》是高职专科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方药的组成原则、功效、主治、分类、及临床应用等,培养学生问病荐药、审方调配及合理用药指导等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医学态度和人文关怀。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关系着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水平。鉴于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传统教学模式在应对学生基础差异、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提供即时反馈等方面面临挑战。[3]AI技术应运而生,为突破这些教学难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工具。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方剂与中成药》的课程变革,不仅是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针对性、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
二、《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现状与融合AI技术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当前教学多仍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难以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辅导。实践教学受制于场地、设备、师资及安全因素,难以高频次、高质量地开展高度仿真的技能训练。
(二)行业发展的智能化趋势:
医药行业正快速迈向智能化,“智慧药房”、AI辅助诊疗、大数据药物研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课程教学必须前瞻性地融入相关技术元素,使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未来的工作场景与技术工具。[6]
(三)AI技术的赋能潜力:
AI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通过智能算法可实现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推送与精准查漏补缺;通过虚拟仿真和智能问答机器人可创设沉浸式、交互性强的无限练习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对学习过程进行全过程、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
三、AI技术赋能《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与自适应学习
智能知识图谱与推荐系统:利用AI技术构建本课程的知识图谱,清晰刻画知识点间的关联(如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类方鉴别等)。[7]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视频观看时长、答题正确率、反复错题),动态评估其知识掌握程度,并智能推送与之匹配的学习资源(如微课、练习题、拓展阅读),实现“千人千面”的自适应学习路径,强化薄弱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发虚拟仿真与智能问答系统,破解实践教学瓶颈
虚拟问病荐药实训系统:开发集成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AI虚拟病人系统。[8]学生可与“虚拟病人”进行多轮自由对话,询问病情、病史,进而训练其问诊技巧和信息提取能力。系统能基于对话内容智能生成诊断结论和用药方案建议,并与学生的方案进行比对,提供即时反馈和评分。
AI助教与智能问答机器人:嵌入课程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如基于大语言模型定制化训练),能够7x24小时响应学生关于方剂组成、功效、主治、禁忌、药品说明书解读等各类问题,提供准确、及时的解答,成为永不疲倦的课后辅导助手。[9]
(三)引入AI辅助病例分析与处方审核,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AI辅助病例分析工具:引入能够分析简单临床病例的AI工具。学生输入病例信息(如症状、舌象、脉象等),即可提供可能的证型分析和推荐方药,学生需对比、辨析其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将中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临床思辨能力。
智能处方审核:设计处方审核模拟软件,内置AI规则引擎,能够自动识别处方中潜在的问题,如“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特殊煎法、有毒中药是否超量等。学生通过反复操作和系统提示,能快速熟练掌握处方审核的核心要点与规范流程。
(四)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多元智能评价体系
全过程学习数据分析:利用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技术,全面采集学生在智慧平台上的学习轨迹数据,包括登录次数、资源点击率、实训成绩、错题分布等。基于这些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生成每个学生的“能力画像”,不仅关注最终的知识掌握度,更评价其学习投入度、实践操作熟练度、沟通能力(在虚拟仿真中)等多个维度,实现从单一知识考核向综合能力评价的转变,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四、 实施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然,将《方剂与中成药》课程融合AI技术的教学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投入成本较高,包括软硬件购置与平台开发费用。可尝试与AI企业、医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二是对教师数字教学能力要求高。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帮助其转型为课程的设计者和AI工具的应用者。三是数据隐私安全问题。需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四是警惕技术依赖。明确AI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应追求“人机协同,智能赋能”的最高目标。
五、 结语
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高职《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是数字化教育时代和智能化行业时代的必然选择。AI技术能够有效攻克传统教学的难题,显著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岗位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在智慧医药大浪潮下顺利就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项改革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院校、教师、企业和技术开发者的齐心协力与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钟长军,刘想晴,赵宝林.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科技风,2024,(24):110-113.
[2]宋雨婷,赵海南,郭东蒲,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用方剂与中成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智慧健康,2022,8(16):209-212.
[3]刘春娣.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评《“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与新形态教材建设》 [J]. 中国科技论文, 2021, 16 (10): 1171.
[4]陈菲菲. 把握课程内涵,探索课堂变革[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2104: 665.
[5]赵汴霞,陈洋,赵娜,等. 高职高专《药理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 37 (01): 106-108.
[6]吴逢婧. 对高职高专药学服务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36 (04): 100-103.
[7]王江栓,李变锋,程琦,等. 医学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新路径——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 (07): 58-59.
[8]王萌,朱亮,郑彩慧. 病案逆向分析结合虚拟仿真教学法在方剂学课程的实践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 23 (10): 25-27.
[9]曾姣飞,李美珍,李敏. 任务申领考核法对学习主动性的影响——以方剂学课程为例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22 (17): 181-183.
[10]李愿玲,罗之瑜. 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方剂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J]. 湖南中医杂志, 2023, 39 (07): 136-141.
[11]宋丽军,赵文昌. 多维混合式教法在方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 30 (23): 40-41.
[12]王美丽,白翠兰,韩九林. 蒙医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7 (06): 518-520.
[13]朱亮,闫昕,郑彩慧,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 (12):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