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育人路径研究
杨永军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257400
摘要: “健康第一”理念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强调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健康,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健康第一”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评价优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育人路径,旨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关键词:健康第一;小学体育教学;育人路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早已超越 “无病无痛” 的浅层定义,“健康第一” 的理念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 “灯塔”,指引着基础教育的育人方向。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从稚嫩走向成长的关键期,骨骼在悄然生长,心智在逐步成熟,而体育教学,正是守护这份成长的重要力量 —— 它不仅能锤炼孩子的体魄,更能涵养他们的品格、塑造他们的习惯。在 “健康第一” 理念的引领下,小学体育教学亟需打破传统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 的局限,探索一条兼顾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元化育人路径,为孩子的终身健康与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二、“健康第一” 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
2.1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如同为孩子的身体成长 “量身定制” 的营养剂 ——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奔跑中增强心肺功能,在跳跃中锻炼骨骼肌肉,在球类运动中提升身体协调性。适量的运动,能让孩子的骨骼更加强健,肌肉更加有力,免疫力如同 “防护盾” 般抵御疾病侵袭;更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体育锻炼中,孩子会逐渐养成 “爱运动、勤锻炼” 的好习惯,从 “要我运动” 变成 “我要运动”,这份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身体健康的 “长期保障”。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课堂,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 “练兵场”。在这里,他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可能是跳不过的跳绳高度,可能是比赛中落后的挫折,也可能是团队合作中的分歧。而正是这些挑战,让孩子学会直面困难 —— 当他们反复练习终于跳过绳子时,会收获 “坚持就能成功” 的自信心;当他们在比赛中失利却不气馁时,会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当他们与队友配合赢得比赛时,会懂得 “合作大于个人” 的道理。这些在体育中习得的心理品质,会让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时,更加从容、乐观,拥有强大的内心。
三、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目标单一
部分小学体育教学,仍停留在 “重技能、轻素养” 的旧模式中 —— 教学目标只聚焦于 “让学生学会跳绳”“让学生跑完 400 米”“让学生掌握篮球运球”,却忽视了体育背后的育人价值。他们忘了,体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理的磨砺、品格的塑造;忘了学生在运动中是否收获了快乐,是否学会了坚持,是否懂得了合作。这种单一的目标设定,让体育教学变成了 “技能训练课”,失去了全面育人的温度。
3.2 教学内容枯燥
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仿佛被 “定格” 在了过去 —— 常年围绕跑步、跳绳、广播操展开,缺乏新鲜与活力。这些内容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早已失去吸引力:跑步变成了 “机械的绕圈”,跳绳变成了 “重复的计数”,广播操变成了 “敷衍的比划”。孩子们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甚至盼着体育课结束。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无法激发孩子的运动热情,更浪费了体育教学的育人机会。
四、“健康第一” 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育人路径
4.1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在 “健康第一” 理念的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应成为 “全面育人的指南针”,涵盖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身体层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心理层面,要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韧意志与抗压能力;社会适应层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懂得竞争、善于沟通。例如,在 “篮球教学” 中,目标不仅是 “让学生掌握运球、投篮技能”,还要加入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尊重对手、正确面对输赢”“通过反复练习提升抗挫折能力” 等目标,让体育教学真正实现 “以体育人”。
4.2 丰富教学内容选择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成为 “吸引孩子的磁石”,贴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要大胆引入新兴、有趣的内容:轮滑能让孩子感受 “风驰电掣” 的快乐,攀岩能让孩子挑战自我、收获勇气,瑜伽能让孩子学会放松、提升专注力。同时,要结合地方文化与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 在武术之乡开设武术课,让孩子传承传统文化;在沿海地区开展游泳课,让孩子掌握生存技能;在校园里组织 “趣味运动会”,设置 “两人三足”“接力运球”“障碍跑” 等项目,让体育内容充满趣味与活力。
4.3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应成为 “激活课堂的钥匙”,让孩子从 “被动学” 变成 “主动玩”。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把跑步变成 “森林探险”,让孩子绕过 “树木”(标志物)躲避 “野兽”(同伴扮演),在情境中快乐奔跑;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 “篮球小组赛”“跳绳接力赛”,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配合、在竞争中提升技能;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把 “学习跳绳” 变成 “跳绳闯关游戏”,设置 “单脚跳关”“双人跳关”“花样跳关”,让孩子在闯关的乐趣中主动练习。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能让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真正爱上运动。
结语
“健康第一” 理念,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 —— 它不再是单纯的 “身体锻炼”,而是兼顾身体、心理、文化的全面育人。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勇敢突破传统,以科学的目标为引领,以丰富的内容为载体,以创新的方法为手段,以多元的评价为保障,以优秀的师资为支撑,走出一条真正 “以体育人” 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中收获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情、坚韧的品格,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未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持续改进,让小学体育教学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最有力的陪伴。
参考文献
[1] 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 陈雅玲.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9)
[2] 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 李建霖.考试周刊,20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