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李蓉
新疆哈密巴里坤县教育局 839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聚焦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策略研究。首先剖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应用意义,包括提高几何的直观性、增强几何教学的趣味性;进而系统探究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前导入、展示几何图形变换、呈现图形不同属性及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旨在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优化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空间思维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几何教学内容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媒体技术可以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抽象的几何知识通过图画、动画的形式表达,提升教学效率,因而,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应用意义
(一)提高几何的直观性
小学数学几何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因此对于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无法利用黑板或简单的文字来充分解释抽象的几何概念。而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能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几何概念形象化,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几何概念更加直观化。
(二)增强几何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是排斥枯燥、单调的东西,喜欢看到新事物,而传统几何教学手段只是单纯的板书、讲解,不能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而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动画等辅助方法让几何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状态的要素之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并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以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为例,在情境设计上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如立交桥、斑马线、楼梯扶手、窗户边框、桌子边角等,并设计问题情境:“同学们,这些建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就能发现立交桥、斑马线的线条都没有相交,窗户边框、桌子边角的线条相交成直角,进而导入新内容“平行和垂直”。这样的情境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几何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认识”一课,课堂上教师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三只小猪造房子”的动画,视频里三只小猪分别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做房子的基本形状,教师提出问题“三只小猪为什么要有的用正方形造房子,有的用三角形造房子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前导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让抽象的几何学习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何图形的变换,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变化
几何图形变换同样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一个重点。平移、旋转、翻折等动态变换过程,教师无法用板书或者单纯的讲述来表达。而多媒体可以以动画的形式把抽象的图形变换的过程以及变化规律形象的展示出来。以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中的“平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图形平移时沿着一条直线平移的过程展示出来,并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还比如同一单元中的“轴对称”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对称轴两边图形重合的过程,让学生明确“对称轴两边图形完全重合”的实质,也可以展示出对称轴的个数。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加深理解。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何图形的变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变换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何图形的不同属性,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
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特征、公式等属性是几何图形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学好几何图形知识的重点。多媒体教学能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几何图形的各个属性,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几何图形知识。以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三维动画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模型,通过“透视”看到图形内部棱和顶点,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体“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12个面,每相对2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12条棱长相等”“12个面完全相同”等,增强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另外,以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动画动态地演示求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并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而不是仅仅记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几何图形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小学数学几何课程具备了丰富的资源整合形式,教师可以从互联网等资源渠道下载大量的几何图形资源,例如,视频、录像、课件等,将其整合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学生自主收集的素材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将学生的典型错题、优秀思考等生成性资源通过课后作业反馈的形式进行搜集,将其制作成错题课件、优秀作业课件等,下一次课讲课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习解决方法,做到查漏补缺,延伸拓展。教学资源整合不但完善了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其信息素养与团结合作精神,为进一步建设有效的小学数学几何课堂奠定了基础。
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数学几何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而且对于提升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空间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数学几何知识以图像、动画、音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抽象的几何图形知识,而且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几何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菁.“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妙用[J].中国新通信,2023,25(1):185-187.|
[2]王成蓉.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27):45-46.
[3] 郑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教学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20,(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