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分析

作者

林寿群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应用

引言

在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其理论抽象,概念繁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抵触心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化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片面认识,促进其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1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1.1有助于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是重要的组成内容,是学生打开探索化学世界大门的重要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趣味化学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目睹到原本无形的化学反应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在眼前时,学生会本能地激发出好奇心。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兴趣,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寻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动力,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和投入,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后自发地进行化学知识的拓展和学习。因此,趣味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辅助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化学,有效提升化学素养。

1.2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趣味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旁观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从实验准备、操作到观察记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和试剂,还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规范。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学生能够学会精确测量、控制反应条件、安全处理实验废弃物等技能。同时,学生还会开始习惯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至关重要,也对其未来的科学探索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

2.1生活化趣味化学实验设计

设计一些与生活场景紧密相关的趣味化学实验,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存在,这些实验往往利用身边常见的现象与材料,操作简单明晰,把抽象概念具象化。在观察和亲手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化学反应怎样对生活场景施加影响,而且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察觉其中潜藏的化学逻辑,从而发展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改良分析能力,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对于化学课程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这般贴近实际需求的设计还能让学生重构其心中的化学形象——由深邃乏味变为有用又富有趣味的重要学科。例如《燃烧条件的探究》这个实验,可以设计出“茶杯里的火焰”这样一个实验,先往杯子里倒少量酒精然后点燃它,接着慢慢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去观察火焰熄灭这个现象,以此来探究氧气对燃烧的影响。用橘子皮对着蜡烛火焰喷一下,火焰立刻就熄灭,经由这个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可燃物的状态也会影响燃烧。这些实验不但操作简单又安全,而且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时候加深体会,提升实验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凭借有趣的现象唤起学习的兴趣,使得化学知识变得更贴近生活。

2.2实验结果的创意展示

实验结果若以创意形式展示,学生尝试实验的意愿更易增加,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也更为牢固,绘图、录像或者制模等手段,都可使学生成果展示变得有创意。化学实验现象直观且易记,化学本质就不再难懂,整个过程也愈加有趣,学生就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化学知识的复习梳理,期间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与同伴交流也愈加顺畅高效。例如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这个实验结束以后,学生可以拿透明容器去展示处理干净之后的盐水,如此一来,盐水与杂质分开的效果就能看得很清楚,而且,在展现的时候,还能运用不一样颜色的颜料给水上色,展示杂质是如何汇集下来的,让这个实验变得更有趣味,更有视觉冲击感。学生也能够依靠仿照“盐田”这种办法,把盐提纯的过程表现出来,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跟生活场景里的情况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想要探究的想法,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还能帮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2.3进行师生互动,强化趣味实验价值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化学实验也应注重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从指导者变成引导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学生的朋友,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同时,教师在参与学生实验的过程,也可以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放下戒备之心,全心全意走近实验过程。此外,师生共同展开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趣味化学实验魅力,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利用实验达到教学目标,便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趣味实验氛围,让学生尽情体会趣味化学实验的乐趣。此次重点知识便是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传统化学实验大多利用化学反应,通过将碳酸钙与酸进行反应达到二氧化碳制取的目的。

结语

在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化学实验,结合实验内容,创设相应的实验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并高效完成实验操作。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以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同时,在趣味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保证学生实验过程的规范性,最终达到实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培培.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8):145.

[2]王金龙.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21):78.

[3]李承贵.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3(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