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音乐元素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融入案例分析

作者

马莉萍

临平区乔文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在幼儿教育体系里,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体成长以及身心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过,以往的幼儿体育活动常常呈现出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状况,很难全方位地唤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热忱与积极性。音乐作为一门能够直击情感深处、焕发无限活力的艺术形态,具备鲜明的节奏性、强烈的韵律感以及强大的感染力。把音乐元素融入到幼儿体育活动当中,不但能够为体育活动注入更多的趣味与魅力,还能助力幼儿更透彻地领悟动作的节奏和韵律,进而提升他们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本案例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实践里,教师们察觉到幼儿于体育活动期间,常常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参与积极性欠佳的状况。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教师们决意开展一项新尝试,即把音乐元素巧妙地整合到体育活动之中,旨在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提升体育活动的实际成效。

二、案例描述

(一)活动导入——听音乐动起来

教师打开音响,播放一段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音乐《小跳蛙》,微笑着对孩子们说:

教师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乐,它让你想做什么动作呢?你愿意跟着音乐动一动吗?”

幼儿答:“我想跳!”、“我想转圈!”、“我想像风一样飘!”

孩子们纷纷开始随着音乐摇摆身体,有的孩子原地跳跃,有的孩子张开双臂旋转,还有的孩子蹲下又站起,像弹簧一样有节奏地弹跳。

(二)自由探索——我的身体会跳舞

音乐继续播放,教师将准备好的道具(纱巾、呼啦圈、软球等)放在场地一侧,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探索。

教师问:“你可以用这些道具和音乐一起玩吗?你会怎么玩?”

幼儿答:“我想用纱巾飞起来!”、“我可以把球抛来抛去!”、“我可以用呼啦圈转圈!”

孩子们兴奋地拿起了自己喜欢的道具,开始自由发挥。

梓涵(化名)拿着红色纱巾,随着音乐左右挥舞,像在指挥一场音乐会。

瑶瑶(化名)把呼啦圈套在腰上,扭动身体,跳起了“呼啦圈舞”。

宇航(化名)抱着软球,在音乐节奏中反复“投篮”,嘴里还说着“进球啦!”

小雨(化名)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躺在地上用腿画圈,嘴里哼着“嗡~”

(三)创意表达——音乐停,动作定!

教师切换成一段节奏变化明显的音乐,时快时慢,并加入“音乐定格秀”游戏。

教师问:“现在我们要玩一个新游戏,叫‘音乐定格秀’。当音乐停下来的时候,请你做一个你喜欢的造型,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做什么哦!”

幼儿答:“我会变成一棵树!”、“我要变成火箭起飞!”、“我要变成超级英雄!”

音乐响起,孩子们再次随节奏舞动;音乐突然停止,孩子们立刻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造型:

轩轩单脚站立,另一只脚伸直,手比出V字,像在拍照;

娜娜蹲在地上,头低下来,两只手放在头顶,像一只小乌龟;

昊然张开双臂,双脚分开,像一座桥;

雅婷躺在地上,四肢张开,像一个大大的“十”字。

教师问:“你们觉得他这个动作像什么?”

其他幼儿答:

“像一棵大树!”、“像一只蜘蛛!”、“像一架飞机!”、“像一座雕塑!”

(四)放松整理——音乐中的慢动作

活动接近尾声,教师播放舒缓的钢琴曲《清晨》,引导孩子们做放松运动。

教师问:“现在我们要来做慢动作了,像水一样慢慢流,像云一样轻轻飘……你能做出哪些慢动作?”

幼儿答:“我可以像树叶一样飘落。”、“我可以像海浪一样荡来荡去。”、“我可以像小鱼游来游去。”

孩子们随着音乐缓缓地伸展四肢、轻轻摇晃身体,脸上露出轻松愉快的表情。

(五)设计意图与教育价值

在此次活动的全程,教师营造了开放且自由的活动氛围,引领幼儿于充满动感的音乐里积极探寻身体所具备的各种可能性,进而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充分施展。活动全程始终以幼儿作为核心,着重倡导“自主发掘、自由抒发”。这既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与节奏感,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在语言表达、同伴交流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进步。

三、案例反思

(一)成功之处

体育活动中融入音乐,让体育运动增添乐趣,大大地增强幼儿兴趣和参与热情。幼儿天生喜欢音乐,所以轻松的音乐会让幼儿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幼儿就会更乐于参与到体育中来。并且,结合体育动作和音乐,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知动作的韵律和节奏,提升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练习的过程中幼儿不断调整动作跟随音乐的节奏,对孩子的身体控制力也是一种锻炼。

(二)不足之处

1.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有些幼儿对节奏掌握能力很好,能够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快速掌握动作。有些幼儿需要花费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够掌握动作,但是教师对群体要照顾,对于个别化照顾不够重视,导致有些节奏感不强的幼儿在活动中会有吃力的倾向。

2.音乐选择的局限性:本次音乐活动只选择了一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该曲目虽然符合了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活动的多样化及丰富性略有欠缺。不同的音乐曲风及不同的音乐节奏带来的是不同的活动体验,如果能够选择更加多样性的曲风进行匹配,活动将更加多姿多彩。

(三)改进措施

1.加强个体指导: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个体的差异,对于节奏较差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时间与耐心,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活动前对他们进行引导熟悉音乐及动作用语,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纠正并鼓励幼儿不断提高。

2.丰富音乐选择:教师可以准备更多不同风格、不同节拍的乐曲,根据活动的运动类型和目的来挑选合适的音乐,比如,在进行力量类体能活动时,选用节拍较快、较为激动人心的乐曲,进行柔韧性练习时,选择舒缓柔和的乐曲等。通过不同乐曲类型的变换,使幼儿体验到更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

综上所述,音乐元素的介入能调动幼儿活动兴趣,提高动作协调与合作能力。音乐元素介入幼儿体育活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相信音乐元素介入到幼儿体育活动中会出现更完善的形式,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