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郑晓妍
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主题化的单元整合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理解,该学习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避免了学生陷入迷茫无目的的学习困境。在小学阶段开展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当中,应当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有效形成。小学语文的教材结构及文章内容都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严格审核编排而成,因此,为确保语文课堂的高效构建,可借助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当中,教师以语文教材为主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而在课堂学习时也只是对单篇文章进行讲授,缺乏了对主题式单元教学策略的应用。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教学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着重于围绕单元核心主题进行,有效融合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这种模式旨在指导学生系统性地掌握语文知识内容,并参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一、把握单元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对比探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程度上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对单元主题进行合理规划,满足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需求,精准分析单元文章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文章探索。在单元教学主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单元文章的内在关系,从单元主题层面出发,引导学生统一探索和对比学习,进而实现单元整体教学。那么,在单元教学主题规划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研读,总结单元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确保主题规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符合学生的单元学习需求。
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单元内的具体文章进行阅读和探索,设置一系列的单元学习任务,主要是在主题的引导下完成文章内容的对比,包括单元文章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这样一来,在单元文章的阅读和探索中,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开展综合性的单元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单元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堂教学过程中,本单元的文章有《花钟》《蜜蜂》《小虾》,教师要对本单元的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探索,了解文章中存在的共同点,进而提取本单元的主题,主题为“探索自然界”。在单元主题“探索自然界”的引导下,让学生重点分析单元文章存在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单元文章阅读,通过学生的对比分析,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具有相似性,都是描写了自然界中的事物,花、蜜蜂、小虾,但是文章的写作方法不同,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可以在语言差异和写作技巧层面出发,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单元主题,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产生浓厚兴趣,理解本单元文章的深刻内涵,主要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能够自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文章内容的拓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小学生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作为重要文化课,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整合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通过主题式的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技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教师要认识到单元文章主题的丰富性,要想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从主题文章拓展层面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文章,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和分析,对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情感态度等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开展综合性的单元学习活动。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堂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文章有《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巨人的花园》,这些文章都是具体的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可读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关注故事内容,而忽视了其中内涵。那么,在主题式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文章开展主题内容拓展,以“故事的寓意”为主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故事文章,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大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阅读兴趣,能够在故事阅读中产生一定的思考,学生发现很多故事中蕴含着深刻道理,《狐假虎威》《龟兔赛跑》就是经典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一定道理。这样一来,通过故事内容的拓展,有助于引导学生挖掘这一类文章的深刻内涵,支持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持续性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高效性发展。
三、构建单元教学情境,带给学生主观性学习感受
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对单元主题感受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程内容。例如,在教授有关自然现象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环境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验和探索单元主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一个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环境中,更加主动和深入地学习。
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自然和科技为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如利用真实的琥珀标本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或者通过恐龙化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史前生物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模拟挖掘化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感官上接触到知识点,还能在情感上与单元主题建立联系,有效地带动学生感受单元主题,达到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依托单元教学开展针对性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挖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本文将通过抓住单元课文的内在联系、研究多篇课文的表达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当中,教师将教学重点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却相对忽视,因此,教师可通过构建教学场景、开展生活实践活动等手段,丰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引领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过程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整体性,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兰.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 (07):30-32.
[2]刘伟.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14.
[3]林淑莺.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3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