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肖河 徐昌贵
通化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通化 134001 长白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通化 134001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门对研学旅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据统计,每到暑期,同程旅行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 203%。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已从教育补充升级为素质教育核心场景,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 亿元大关[1]。
作为全球首个高山陨石坑,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独特的冰斗形地貌和“天石”奇观具有极高的科普与旅游价值。它不仅是地质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更在宇宙物质研究、行星科学类比及科普教育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其独特的高山环境与撞击地貌,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同时也为吉林省文旅资源开发注入了科学内涵。
因此,通过深度挖掘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科技与教育理念,开发具有高度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将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白鸡峰高山陨石坑概况与资源评价
(一)白鸡峰高山陨石坑概况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陈鸣研究员团队于 2023 年首次发现,该陨石坑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高山顶部,是全球首个被确认的高山陨石坑,其直径达 1400 米,坑缘最高点至坑底高差超过 400 米,呈冰斗形地貌,是数万年前一颗直径数十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撞击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不仅塑造了陨石坑,还将基岩物质抛射至周围,形成分布在山顶和山坡的“石瀑”,即当地传说中的“天石”[2]。作为我国第三个被确认的陨石坑,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被证实的高山陨石坑,白鸡峰高山陨石坑周边的生态环境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白鸡峰高山陨石坑资源评价
为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白鸡峰高山陨石坑旅游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提出的“三三六”评价法,即从“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条件”对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
1. 三大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作为地球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撞击事件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记录了约 3.6 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历史,为人类提供了研究地球历史和宇宙事件的重要线索。白鸡峰陨石坑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人类对星球碰撞地球历史的认识,填补了全球高山陨石坑的研究空白,也为探索特殊地形地貌的撞击成坑机制和物质的冲击变质效应等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对于研究地球历史上的陨石撞击事件及其对地球生态、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艺术欣赏价值
陨石坑的独特地貌和景观,如冰斗状的形态、环形坑壁上的放射状纹理、坑底茂密的珍贵树种等,形成了极具震撼力的自然奇观。这些奇观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3]。
3)科学考察价值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是研究撞击事件与地形演化相互作用的罕见样本,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地表垂直高差最大的撞击构造,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似冰斗状陨石坑。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使其成为研究撞击构造和特殊地形地貌的宝贵资源,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陨石坑的地质结构、岩石成分和冲击变质效应等,深入了解星球碰撞对地球历史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坑内发现的“天石”碎块,为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2. 三大效益
1)经济效益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位于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内,但是目前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因产权问题以及经营问题,处于停业状态,经济效益不佳,因此可以依托陨石坑打造“文旅新 IP”,联动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AAAA 级景区)升级业态,可带动千亿级文旅产业建设,促进区域就业与消费链延伸。
2)社会效益
目前,白鸡峰的旅游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缺少对现代旅游的开发创新。因此,可融合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地质科普论坛等,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打造数字博物馆,扩大文化普惠性;建立中小学生实习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和研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科学、天文学等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3)环境效益
白鸡峰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是带动通化旅游进程、推动科普旅游教育的重要一环,更是积极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号召。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环境效益向更高层次延伸。
3. 六大条件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是随着未来沈白高铁的开通,通化作为沈白高铁沿线的枢纽站之一,这一劣势将会被彻底扭转。白鸡峰景区可以依托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宣传吸引科普旅游客源人群 [4]。
2)景象地域组合条件
陨石坑周边分布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前白鸡”与“后白鸡”两座姊妹峰、万峰国际滑雪度假区、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华润希望田园小镇、通化溶洞等。这些景观与陨石坑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组合,增强了陨石坑的旅游吸引力。
3)旅游环境容量
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虽然属于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但是由于地处高山,本质上还是属于袖珍型小景区。因此,景区需要根据陨石坑的规模和游客容量,合理规划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接待量,必要时采取人流量控制措施,保证游人有足够自由的停留时间。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调度,确保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会对陨石坑造成过度破坏或污染。
4)旅游者客源市场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作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未来必将具有广泛的客源市场。首先,作为“世界首个高山陨石坑”品牌形象,能够吸引来第一批对陨石科普感兴趣的游客,并借此带动潜在客源市场;其次,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其中不乏知名的科考团队对陨石坑文化进行宣传,进而带动因地域考虑的游客前来参观;此外,白鸡峰还可以吸引以探险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为其提供探险路线和户外运动项目。
5)投资能力
随着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的发现,通化市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等多个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文件,其中提到一个“世界级”即抢抓白鸡峰陨石坑被证实为全球首个高山陨石坑的契机深度谋划文旅产品,这为社会各企业单位的投资方向做出了明确的目标 [5]。
6)施工难易程度
在开发陨石坑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安全性,对陨石坑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让陨石坑在不被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和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游客的安全,充分的发挥其资源价值。
三、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研学旅游产
(一)目标市场定位与需求分析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研学旅游产品定位为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光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突出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地质特征,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研学旅游品牌。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研学旅游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科普、科研、互动体验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在科普需求上,表现在希望通过研学旅游了解陨石坑的形成机制、地质特征以及相关的天文地质知识。在科学研究需求上,科研机构及学者需要获取陨石坑的地质数据、样本等研究资料;在观光游览需求上,游客希望欣赏到陨石坑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在互动体验需求上,游客希望通过互动体验项目更深入地了解陨石坑;在个性化需求上,不同游客对研学旅游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如时间安排、活动内容等。
(二)产品设计思路与方案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研学旅游产品以“探索宇宙奥秘,揭秘陨石坑奇观”为主题,面向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生群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陨石坑地质遗迹,结合天文、地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育内容与活动设计
为进一步增进中小学生对陨石坑的科学认识,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一方面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提升公众的科普素养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普活动或者专家讲座,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在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方面,由专业导游或地质专家带领,详细讲解陨石坑的形成背景、地质特征及其科学意义,带领游客参观陨石坑周边自然景观,了解陨石坑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此外,还能设立陨石坑科普知识问答环节,通过趣味问答的方式,让公众在互动中学习陨石坑相关知识。
在科普活动或者专家讲座方面,可以举办科普实验活动,如模拟陨石撞击实验,让公众亲身体验陨石撞击地球的过程和效果;开展陨石坑科普绘画比赛,鼓励公众用画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陨石坑,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邀请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的专家,就陨石坑与地球科学、宇宙科学等方面的关联进行拓展讲解。
总之通过以上活动设计,可以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同时提升公众的科普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白鸡峰高山陨石坑的发现,不仅重塑了人类对行星撞击机制的认知,更赋予吉林省文旅产业重大的发展机遇。本文立足“三三六”资源评价结论,紧扣研学旅行由“教育补充”转向“素质教育核心场景”的时代趋势,提出了科学价值转化、技术赋能体验以及区域协同激活三大开发策略。未来,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需以保护稀缺资源为前提,通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强化生态管控,同时以研学产品为引擎,驱动老景区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科学转化。
参考文献:
[1] 陈丰丹 , 许锋华 . 近十年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J]. 教育导刊 ,2025,(06):39-47.
[2] 任爽 , 许天舒 . 发现世界首个高山冰斗状陨石坑 [N]. 光明日报 ,2023-09-25(009).
[3] 周 广 鹏 , 余 志 远 . 旅 游 体 验 : 从 视 觉 凝 视 到 精 神 升 华 [J]. 商 业 研究 ,2011,(12):175-180.
[4] 张晓宁 , 韩庆潇 . 沈白高铁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N]. 沈阳日报 ,2025-03-12(005).
[5] 刘玉萍 . 全力开创“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N]. 中国旅游报 ,2022-09-26(0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 2024 年度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白鸡峰高山陨石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10202037
作者简介:肖河( (2004-) ,男,福建龙岩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通讯作者:徐昌贵(1982—),男,陕西佛坪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和冰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