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新举措
同俊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王村煤矿斜井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715200
引言
干部队伍是煤矿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健全干部队伍成长体系,完善干部队伍成长环境,是实现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当前,煤矿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导致煤矿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偏低、企业发展缺乏冲劲。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该目标,煤矿企业应以项目管理作为干部选拔、培养阵地,构建形成能上能下的梯队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干部队伍建设与项目管理“双促进”“双提升”。以期为煤矿企业的干部管理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干部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在煤矿企业干部的管理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往往注重组织目标的协同推进与个人发展的同步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的管理工作涵盖了选拔、培育、评估、激励以及晋升等多个层面。在煤矿企业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系统化管理流程的实施至关重要。它通过清晰界定职责、设定目标以及进行绩效评估,旨在达成煤矿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众多煤矿企业力求构建公平、公开的晋升体系以及完备的培训体系,旨在增强干部职业技能与管理效能,助力双方的协同进步。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众多煤矿企业构建了明确的管理架构,但是其激励政策常常未能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励机制若单一化且缺乏个性化,容易导致煤矿企业工作人员动力不足。例如,过度依赖金钱激励而忽略职业的成就感、职务晋升及个人发展等多方面需求。在干部看来,若付出辛劳而未获得相应的认可与回报,其工作积极性将随之减退。
全面且公正的干部评价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干部的工作表现与潜能。然而,某些煤矿企业所构建的评价机制设计失当,评价标准含糊不清,并且缺失客观性与连贯性,诸多问题由此而生。缺陷的存在导致评价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干部的成长轨迹,甚至出现评价结果与实际表现相悖的情形,从而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妨碍煤矿企业人才队伍的有序构建。在众多煤矿企业干部管理问题中,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尤为突出。非业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干部的晋升与发展机遇。机会的分配若存在不公平现象,将直接导致人才流失,尤其是那些能力出众的干部,因无法看到成长与成就的可能,他们往往选择离去,从而削弱煤矿企业内部动力,并损害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当前煤矿企业干部管理领域,众多煤矿企业虽已构建起基础的管理与激励机制,然而,对于激励手段的多元化、评估体系的优化以及公平性的提升仍需进一步精雕细琢。这旨在有效挖掘干部潜能,助力煤矿企业长效发展。
2 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新举措
2.1 落实高潜能人才计划
要适应高质量基层党组织的现实需求,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改革。要准确掌握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新特征和新规律,紧紧抓住党管干部的原则,始终把政治要求摆在第一位,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核心,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目标,建立更系统、精准、科学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体系,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党员干队伍,做好后备人才选拔,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系统地进行了一次人力资源清查,把重点放在高潜能人才的发现上。根据高潜能人才所应具有的特质,从多个角度,对高潜能人才进行了全面评价。依据测评的结果,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潜能人员进行分类,建立高潜能人才的个人资料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人才的愿望与公司的现实情况,对其擅长的方面制定初步的生涯发展计划。坚持选拔高潜质的干部,把重点放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建设上。通过执行高潜能人才计划,对各个发展方向的员工进行科学的安排,这样就可以构建出多个梯次的后备人才队伍,让各个专业都有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在高潜能人才计划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使“运营与管理渠道”与“职业发展渠道”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高潜能人才工程进行定位,建立一个贯穿全过程、全要素的大数据管理系统。构建综合高效、智能的业务运行平台,实现“信息孤岛”的连通、“数据壁垒”的打破。通过多渠道的源头信息,拓展“目标”的“触角”,强化对比分析,实现“精确评价”。以数字化为手段,深度推进高潜能人才工程实施,促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建设;用数字化手段提高企业的智能性,持续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的质量。
2.2 加强内外监督协同
有效的干部管理监督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严格把控,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然而,当前煤矿企业在监督机制中存在着内部与外部监督割裂的现象,削弱了整体监督的效能。内外监督有机协同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监督合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干部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第一,煤矿企业应建立内外部监督的协作机制,将企业内部、纪检机构与外部监督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多维度的监督模式。具体做法包括定期组织内部部门与外部监督机构的联合会议,对干部管理中的监督信息进行交流,确保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信息同步。第二,为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外部监督在涉及干部管理的重大决策中应获得更大的介入权,确保外部监督不受内部利益的影响,增强监督的公正性。第三,应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监督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可与外部的纪检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督资源的互通和监督信息的共享,这样不仅能够优化监督资源的利用,也能够让外部监督力量更全面地掌握干部管理信息,从而对企业内部监督进行客观检查。第四,煤矿企业应制定统一的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内外部监督的标准一致,统一监督尺度,为干部管理中的监督评价提供明确依据,消除内外监督的制度分歧。第五,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是加强内外监督协同的关键。煤矿企业需设立专项信息反馈部门,确保监督结果能够及时传递到各监督机构,实现监督工作的实时沟通。
结束语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广大员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实施系统的干部培训与发展计划过程中,煤矿企业有效增强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与职业满意度。在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与反馈体系的过程中,确保了评价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这不仅为干部铺就了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也为煤矿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煤矿企业的稳健成长与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晶.基层国企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刍议 [J]. 国企管理,2024,2 :126-127.
[2] 李生权,张翔,李岩松.干部管理“大监督”机制创建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34:90-91.
[3] 薛 杨 柳. 国 有 企 业 干 部 管 理 工 作 的 新 思 路 [J]. 人 力 资 源,2021,2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