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作者

罗伟

天津伟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1、引言

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这几年,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和内涝频发等问题愈发突显,而且气候变化让极端降雨老发生,这就让城市水环境压力更重了,于是海绵城市理念就冒出来了并成为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法子,海绵城市是一种仿照自然水循环过程来实现雨水渗透、滞留、净化和再利用以减轻城市水危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城市建设离不开园林设计且在这事儿里它起着关键作用,把海绵城市理念放到园林设计里不但能加强城市生态功能还能给居民造出个住着舒服的生活环境,所以本研究就盯着怎么用科学设计策略让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的应用潜力充分发挥以及探讨它对可持续发展有啥推动作用。

2、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园林设计的关系

2.1 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原则是生态优先、功能多样和美观协调,在设计时要重视在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基础上强化生态服务功能。近五年的数据表明,虽然我国城市绿地覆盖率年年攀升,但人均绿地面积却不到 15 平方米,这使得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更加突显 [1]。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植被特性在设计时需要被综合考量,并且景观结构要合理布局,这样园林才能调节微气候并且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园林设计还得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依靠科学规划来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景观的长期利用价值,从而给城市居民打造出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2.2 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

城市园林设计方向被海绵城市理念深深影响着,从传统的注重观赏性转变为重视功能性,并且引入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湿地这些设计元素后,园林景观不但能有效收集、净化雨水,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让城市内涝风险大大降低,这一设计理念也推动了多样化植被的应用,提高了景观的生态价值与美学效果,给城市园林带来新活力,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支撑。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

3.1 雨水管理与利用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且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所以雨水管理成了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部分,这就很突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之下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还有蓄水池之类的设施能有效滞留、渗透、净化雨水,减轻排水管网压力并且补充地下水资源,这种策略不但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让园林景观有了动态水文特性,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

3.2 生态植被配置

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直接受生态植被选择与配置的影响,近五年研究显示合理搭配乡土植物和耐水湿植物能明显提高绿地雨水吸收能力与生物多样性,像南方多雨之地,根系发达的乔木和低矮灌木相结合不但可稳固土壤还能形成多层次植被结构,而北方干旱之处则优先选抗旱性强、覆盖面积大的草本植物以减少水分蒸发并提升景观层次感,这种因地理情况制宜的植被配置策略既优化了园林生态功能又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让城市居民有了更宜居的环境。

3.3 透水性铺装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透水性铺装且这一铺装的应用范围在城市园林设计领域逐步扩大,2022 年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超 40% 的公共绿地已使用透水铺装技术,这种设计运用透水砖、碎石层或者透水混凝土等材料让雨水快速下渗以回补地下水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污染,并且透水铺装能调节地表温度减轻热岛效应给行人带来更舒适的空间,再结合艺术化图案设计透水铺装就有了功能性和丰富的园林视觉效果进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3.4 水体景观构建

在城市园林设计里,水体景观是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也是海绵城市理念的关键载体,这几年国内不少城市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湖塘等,成功达成雨水净化和景观营造这两个目标,就像杭州有个公园引进梯级湿地系统,雨水经逐级过滤后再汇到中心湖泊,水质得以保证且打造出了独特的亲水空间,这种设计很好地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并重视与周边植被、地形相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综合景观,科学构建水体景观,园林整体品质能提升并且给市民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

4、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设计案例分析

4.1 国内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城市园林设计的创新路径,就拿深圳市光明新区来说,这儿构建起多层次雨水管理系统,把生态湿地、下沉式绿地和透水铺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雨水渗透与净化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区域内大量栽种本土耐水湿植物,这既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这种设计方式很好地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在解决水资源短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上的应用价值并给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4.2 国际案例分析

在国际上,全球领先的新加坡是个绿色城市典范且其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成果显著,碧山宏茂桥公园是新加坡把雨水管理和城市园林设计相融合的经典案例,原有排水渠道被改造成功能自然化的河流并且配上植被缓冲带和雨水花园设计后,这个公园达成雨水自然滞留与净化的目标还给市民打造出高品质休闲空间,数据表明该项目让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增加 30% 且大大削减洪涝风险,新加坡取得成功证明工程技术与生态美学相结合,不但能提升城市抗灾能力而且可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给全球城市园林设计带来重要启发。

4.3 案例比较与启示

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在国内外案例中各有侧重,不过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统一是它们都着重强调的方面,像国内的深圳光明新区这个案例就比较看重技术性和实用性,依靠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迅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国际上的新加坡案例更聚焦于系统性与可持续性,重视长期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平衡,二者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因地制宜选择设计策略非常重要,所以以后的城市园林设计需要进一步融合多学科知识,在气候条件、地域特征和公众需求等方面综合考量,促使海绵城市理念在全球深度应用,给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5、结论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园林设计,不但有效解决了当下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以及内涝等问题,而且促使城市生态功能全面提升。园林设计采用雨水管理、生态植被选择、透水铺装和水体景观设计等策略后,雨水利用效率能大大提高,城市微气候得以优化,并且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也得到增强。本研究给城市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想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有助于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目标 [3]。

参考文献

[1]邹广青 ; 董琦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Z1):158-160.

[2]原俊杰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1(03):105-106.

[3]熊颖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J]. 中外企业家 ,2018(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