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绿色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
庞春林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以建设新城市行动为抓手,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生活空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这一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也秉承着绿色低碳的理念,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核心建设好房子。我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积极的向新、向绿转型,不仅有利于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充分的力量。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城市建设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从设计、建设到运行全过程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建筑方案设计的源头也要推行绿色转型,以数据提供科学决策支撑,赋能城市低碳发展。
关键词:低碳绿色理念;城市建筑设计;应用对策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开始朝着低碳绿色的方向发展,建筑设计师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绿色理念在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应用,致力于构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缓解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已经进入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建筑师都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寻找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的方法。建筑业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基础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我国建筑行业正在步入以智能建造为建设方式、以数字化推动全面转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例如某市则发展装配式建筑进程中,同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强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建材的应用,让生产建造之绿助力生态空间之绿,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绿色建筑。本文针对低碳绿色理念进行分析,探讨低碳绿色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一、低碳绿色理念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建筑企业都积极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坚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施工建设中,将节能低碳理念融入到施工细节内,绘制出生态建设的最美底色。绿色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系,说明了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传统工业文明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为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1]。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归根究底就是要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的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各地都在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为共生原则、渗透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1)共生原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人、自然与建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共生关系。通过精神文明、空间规划、物质条件等属性来体现。(2)渗透原则[2]。要求绿色建筑理念不仅要停留在表面材料的绿色选择和节能技术应用上,还要渗透在设计中的各个细节中。比如建筑通风采光设计、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的管理等。(3)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核心,建筑不仅是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也是人们情感交流和精神寄托的场所。设计中必须要充分体现人的舒适度、安全性、便利性和健康性,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等让绿色建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空间。
二、低碳绿色理念为基础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
以某办公建筑举例,探讨低碳绿色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本工程位于某市道路南侧,为一栋26层办公楼,地上4层、地下1层。1~23层为办公用房,24~26层为餐饮、会议厅、展览厅等公用建筑。办公楼占地面积为4052.63m2,共26层,建筑总高度为38.2m,外墙主要材料为玻璃幕墙。办公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C30混凝土,标准层的最大净空为7.85m,电梯间层高为5.2m。
(一)地下空间和建筑外观设计
随着城市中办公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城市中各区域的土地规划都有章法,不论是从当前的发展角度分析,还是站在绿色发展的角度上分析,合理的开发地下空间都是建筑行业必须的操作。我国现如今各个城市的高层建筑设计也已经将地下空间设计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停车场、设备用房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建筑物的价值,地下空间虽然人员流动量较少,但也需要做好功能的划区,为人们对于不同空间布局的使用更加的便捷[3]。
高层建筑在办公建筑设计阶段,必须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物的自身风格,促进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到:(1)增加绿化养护。(2)在不会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施工方案设计,尽可能的保留原本的地貌状态,通过自然水体和降水地表流,采用人工水体并且减少市政排水管道的水量。(3)施工前必须要对周围地质进行勘察、做好周围环境的调研,相关辅助性条件也要给予充分的考虑,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实验模拟等方式对建筑物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保护结构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保护结构是最基本的构成,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的使用。建筑外围结构要做好外窗设计、调节好窗墙比,这一环节是建筑领域中消耗能源和建材量最大的阶段,因此要重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光照、风向、季节变化等,并且还要根据能耗的程度对建筑窗墙进行成本预算,秉承着节能设计的要求,将开窗的方向设计在南北向上。本次设计为长方形建筑楼,将窗墙比调整为40%,有效将空调能源负荷降低3%左右[4]。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装饰的一种,目前在城市建筑中广泛应用,但玻璃幕墙的热能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并不大,玻璃幕墙虽然美观但是会导致建筑物的整体能耗的提高,也不利于办公环境,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则考虑将玻璃幕墙的颜色、厚度以及透明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玻璃幕墙的节能性。玻璃幕墙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窗墙比的设计也面临很大的问题。
(三)构建建筑周围气候的微环境
通过良好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在居住中获得愉悦感、满足感,也有利于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技术为基础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结合实际情况改变建筑的体型,建筑更加“轻巧”可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体积也越来越大,但是城市中建筑过于密集、体型较大则很难形成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调节好建筑的厚度,尽可能为建筑留下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可促进空气流通以及自然采光,满足建筑的环境需求。(2)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形成气候缓冲带。以本文工程举例,建筑主要为人们提供办公、休息、活动的场所,因此会在建筑中构建公共区域,在低碳绿色的理念下,公共空间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设计人员将公共空间延伸作为建筑内部与外部连接的过渡区域,从而可形成气候缓冲带,从而能够为建筑区域营造良好的微环境[5]。见图1。
(四)推动绿色建材的应用
首先,政府要积极的推广绿色建材,要求大力引导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其次,提高绿色建材使用比例。绿色建材的推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例如为了提高建筑品质,例如山东济南印发了《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绿色建材认证以及推广应用,对接山东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信息库。
三、基于绿色低碳设计理念的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低碳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传统的线性设计因为单一性、忽略技术而暴露了很多问题,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构建起集成化的设计思维。这种思维就是将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是一个多专业配合的设计手段。集成化设计思路将传统线性设计中的一些理念整合起来综合考虑,致力于采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6]。世界上第一个零能耗社区——清华大学节能示范楼就是在集成化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构建的,集成化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案,依托于低碳绿色理念,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也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趋势。见图2。
四、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下,经济虽然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城市建设中也更加重视如何优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的局面,低碳绿色设计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未来也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更多新型理念与新型技术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仲勇,傅艳华.低碳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8):87-89.
[2]董洁.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48-50.
[3]陈国瑞.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与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0):55-57.
[4]王富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9,(03):48.
[5]廖远走.探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2):110-111.
[6]李春林.基于低碳绿色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