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唐湛

广东省雷州市第五中学

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数学推理、空间观念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发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深入挖掘数学核心素养思想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现状

1. 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没有清楚的认识,不能将其与数学知识、数学技能联系起来,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出题、答题,思考如何出题快,不注重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使得学生遇到问题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课堂教学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不够深入

虽然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已提出,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处于重知识讲解、重解题方法的状态,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讲解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核心素养要素,课堂教学中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性不够,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只有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育人目标。

二、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

1. 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核心素养理念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涵,将数学核心素养的思想融入其中,将教学内容设计得巧妙,在讲解数学知识、数学技巧的同时,将数学思维、推理能力、空间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对“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还要让学生感悟到几何思维上的缜密性和逻辑性,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生活上的全等图形,如建筑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感悟全等三角形的意蕴,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作几何证明训练,训练逻辑推理能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多个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创新思维力,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培养了数学核心素养。

2.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例如:问题带动法、小组互动学习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数学建模的探究中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设计一个实际背景问题情境:怎样设计周长最小的面积是 100m2 的矩形小花园,来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自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分析各种解法的优劣。如此下来,可以让学生学会去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就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 加强评价反馈,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关注对学生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关注,同时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数学应用等方面关注,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况以及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教学中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不仅是考察学生对坐标系的认识和运用,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如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否利用数学知识阐述自己的思考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汇报等途径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此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目标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上的完善、完善、创新、加强教学评价等方式都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也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实践,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泛、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马耀明 .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J]. 新教育 ,2024,(23):24-26.

[2] 俞正才 .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J]. 教师 ,2024,(1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