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分享互学 交流时碰撞思维
王兆素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一、展研环节的理论内涵
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四研三导”教学范式应运而生,其中“展研”作为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
展研主要是在个研的基础上,学生在组内或班内分享自己在个研中的收获和疑惑。既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个研的成果,也可让学生直接在全班分享个研的收获和疑惑。展研形式主要有书面展示、口头展示、行为展示等。书面展示,要求学生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解题的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学生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能选择较好的切入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要求通过适当形式的动作、实验或表演等,形象说明一些道理,让其他同学在快乐中领悟问题的实质。
二、展研环节的基本流程
1. 前置学生准备工作
在课堂中开展展研工作,教师需要课前围绕教学目标、教研目标、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等设计行之有效的个研材料。教师提前发放个研单,针对不同能力学生设计问题(如开放性问题、阶梯式练习)。然后指导学生课前进行深入探究,确保个研质量, 80% 以上学生完成基础性问题, 30% 的学生完成拓展性问题 。
教师课前通过了解学生的个研资料,掌握了学生的个研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直接在全班进行展研。可以是选择正确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易错的、存在共性错误的作品。当然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个研的成果,小组推荐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交流。
2. 展中教师导向要点
展研环节中,教师还是以“导标”、“导思”为主,确保展研活动都在围绕学习主题,不偏离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有理有据,大胆质疑。
一是教师要进行课堂巡视,如发现学生讨论不积极、不深入等问题,教师要督促和引导,也可采取参与式策略,与学生一同进行探讨,把讨论引向深入。
二是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轻易表态。要给予展研足够的时间,不要着教师切不可发现展研时有错误的结论,就参与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处理个性化问题,同时发现有价值的共性问题或者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三、范式教学实践集锦
细细品味大家运用“四研三导”模式执教的数学课。展研环节的精彩呈现让数学课堂的互动得到有效性提升。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实物操作表达思路,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可视化的惊喜。部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需逐步培养“说理”习惯。下面以一些具体课例来谈谈具体感悟。
1. 展前工作做细做实。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老师在去年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前谈话:老师:课上我们怎么做?学生:课上要认真听讲。老师:你是怎样理解“听讲”?“听讲”两个字着重强调。学生开始各抒己见,人家说的好,我们怎么做。说得不完整、不正确,我们怎么做。
这一环节貌似简单的课堂习惯培养,其实是渗透给孩子在展研环节中我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用心倾听同学发言、合理表述自己的观点。
当老师出示学生课前个研内容:小明认为
你认为对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
教师用简短的话语小结个研情况:全班53 位同学认为错了,理由分为三类,然后依次展示。
第一:学生个研单上写
应该是
, 理由是同分母加减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题是同分子相加,所以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
第二:认为结果
不是最简分数,应该化简为 
第三:学生从数的大小、分数的意义看结果都是错的。
教者课前不是简单的浏览、了解大概情况,而是工作做得详实,多少位学生认为有错,理由是什么,都进行统计分类,先展示谁的、再展示谁的个研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找准学生知识生长点,然后有层次展示,遵循知识形成过程。
2. 展中工作导评适切
范式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整数》。学生个研内容是:计算 0.8×3 。展示了孩子四种计算方法,在每一个孩子展示时,老师都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评价。
第一位同学,用加法算。老师说:这位同学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计算0 1.8×3 ,大家听懂了吗?会听就是会学的表现。第二位同学,利用元、角单位进率计算,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样计算呢?你能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厉害!第三位同学画图算,同学们,这幅图画出来以后,你们还需要她说话吗?你们能理解吗?学生说出根据小数意义画图算的。此时,老师不点评胜似点评,图形直观形象、便于理解;第四种借鉴书本列竖式计算,教者明白有些孩子对于列竖式处于模仿阶段。此时追问:在以后学习中哪一种方法最简洁?生列竖式,0.8和3 怎么对齐?自然过渡到共研环节。
3. 展后工作有始有终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数学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作为下一节课新的起点,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
我们运用“四研三导”模式上完一节数学课之后,可以花几分钟时间和学生一起小结上课情况。说说这节课中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哪些同学个研学习研究深入,哪些同学展研环节表述的有理有据?你对自己的表现作评价,我们今后怎么研究?
四、展研工作自我反思
“四研三导”中展研环节是学生深化理解、发展思维的关键阶段。
1. 展研环节的优势。
学生通过展示解题方法。如不同思路的竖式计算、图形化解题等,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表达”,强化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展示错误或争议性答案(如“单位换算错误”能引发集体研讨,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小组研讨中,学生通过提问、补充、质疑,学会倾听与表达,发展数学语言能力。
2. 展研环节常见问题
展示流于形式,仅让优生展示“标准答案”,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是否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能否通过“错误展示”或“差异化任务”激发全员思考。
研讨深度不足,讨论停留在答案对错,缺乏对“为什么”的追问 ? 教者能否设计了递进性问题链,是否给予课堂足够的沉默思考时间。
总之,展研环节的核心是“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教师需通过精准的设计、灵活的调控,将课堂转化为“思维的操场”。让数学学习真正走向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