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促进
王萍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实验小学 722300
引言: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成为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小学数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重要使命,以往教学模式侧重知识教学忽视实践应用,导致学生学而不会用现象普遍。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聚焦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其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作用和路径,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初现
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应当为引导者,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项目主题,构建支持性学习环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协作促进思维碰撞。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一系列步骤经历完整问题解决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项目初期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可能显得无所适从,但在教师引导和同伴协作下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本质,提取有效信息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教学为例,教师设计校园美化设计师项目,将抽象图形变换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项目背景是学校准备美化校园环境,邀请学生参与设计。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知识设计校园墙壁装饰、地面铺砖图案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先在校园实地考察,发现环境中存在轴对称和平移现象,如花坛对称布局、地砖重复图案等,随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轴对称和平移概念,尝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花坛如何布置才能体现轴对称美感?墙壁装饰图案如何通过平移形成连续效果?学生通过绘图、剪纸等具体操作探索图形变换规律,逐步形成设计方案,最终各小组制作设计图并进行展示说明,互相评价改进。
二、问题情境设计贯穿教学过程,解决策略思维逐步提升
优质问题情境应当具备真实性、开放性、层次性特点,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能激发思考探索,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系列递进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始阶段问题相对简单,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中间阶段问题逐渐复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高级阶段问题呈现开放性,鼓励创新思考和策略应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策略思维经历从模仿到创新转变等,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反思比较不同解决策略,帮助他们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路径,培养策略意识和选择能力。通过情境中问题解决学生逐步掌握分解问题、画图分析等解决策略,形成策略储备,随着经验积累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策略,监控解决过程并评估解决效果,解决策略思维逐步提升。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设计班级美食节项目,将分数加减法学习融入实际情境,项目任务是小组合作策划班级美食节活动,包括食材采购、食谱设计等环节,自然融入分数计算应用。教师设计系列问题情境,先是食谱设计,学生需要将家庭食谱中计量单位统一换算,如 2/3杯糖加 1/4 杯糖共需多少糖,引导学生思考同类分数加法,接着是食材采购,如原计划买3/4 千克水果,实际只买了2/5 千克还差多少,引入异分母减法情境,然后是费用分摊,如一共花费 90 元,每人承担 3/10 需要多少人,涉及分数除法应用,随着问题复杂度增加,学生解决策略也从简单算式列举发展为多样化思路,有小组采用画图策略将分数表示成图形直观比较,有小组运用数轴模型理解分数大小关系,还有小组尝试转化策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熟悉问题组合,在如何公平分配不同种类点心问题中学生创造性提出将点心按重量而非个数平均分配方案,项目最终各小组展示美食节策划方案,重点说明解决过程中遇到分数计算问题和解决策略。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成果展示反馈完善评价体系,解决能力迁移持续深化
以往评价多关注结果正误忽视过程和能力发展,而项目式学习强调多元立体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项目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包括口头汇报、实物制作等,学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个人特长选择适合表达方式,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呈现最终成果,还需要说明解决思路、遇到困难和解决策略,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组织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从多角度反馈项目完成情况形成全面客观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知识应用、问题分析等方面,采用等级量表或评语形式记录学生表现,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和方法,培养了积极学习态度。
随着项目经验积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逐步迁移到新情境中,表现为面对新问题时能够主动分析,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策略制定解决方案,如学习了超市购物项目后学生能够将比较、计算等策略应用到旅游规划项目中,实现能力迁移。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项目参与过程和能力发展轨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经历系统项目式学习学生解决问题信心增强,面对复杂问题不轻易放弃,具备较强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能力迁移表现为学生能够将数学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学科学习中,形成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
结论: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项目式学习融入数学教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通过问题情境设计贯穿教学过程学生解决策略思维逐步提升,通过成果展示反馈完善评价体系学生解决能力迁移持续深化,项目式学习打破以往数学教学局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将数学知识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池碧霞 .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驱动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4(21):125-127.
[2] 王会武.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践[J]. 2025.
[3] 杨英.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研究[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