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股权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探讨

作者

王慧恩

云南中油瑞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 650206

引言

股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国有控参股、民营控参股、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具有股东多元化、决策灵活性高和经营领域广泛等特点。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对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日益严格,公众和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持续升温。股权企业在享受市场红利、资本运作优势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安全与环保的双重责任。然而,部分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仍存在安全管理理念滞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应急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信誉危机甚至法律风险。因此,探讨股权企业如何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股权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管理体系建设不足与责任落实不均

当前,不少股权企业虽然已经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仍存在明显差距。一方面,制度建设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缺乏从制度到现场的有效转化,监督与评估机制形同虚设,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漏洞;另一方面,由于股权结构复杂,股东背景、利益诉求和管理理念各不相同,部分股东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附属事务,导致责任分配存在灰色地带,出现无人真正负责或多方推诿的现象。更为突出的是,一些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环保的短视倾向,将短期盈利放在首位,出现安全环保专项资金被挤占、关键防护和治理设施维护不及时、更新滞后的情况,甚至在部分高风险环节存在以应付检查代替实际整改的做法。这种制度与执行脱节、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状况,不仅削弱了管理体系的实效性,还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安全和环保的重大隐患。

1.2 技术水平与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高

股权企业在设备更新、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工艺改进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受制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或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环保设施老化严重、运行效率低下,难以稳定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与能耗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虽然多数企业按要求开展了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但这些活动在不少企业中流于形式,缺乏针对生产特点的定制化方案和实际操作效果,甚至存在演练走过场、隐患整改不彻底的现象。此外,尽管新兴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部分股权企业并未充分引入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分析平台或智能传感技术,风险信息采集滞后、处理不及时,导致预警和应急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不足。在突发事故或环境事件发生时,这种技术与管理的短板使得企业在第一时间难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从而放大了事故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也使企业在公众与监管部门中的形象与信誉受到严重冲击。

2. 股权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提升策略

2.1 强化顶层设计与制度执行

股权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将安全环保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各股东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形成统一的管理目标与标准。在制度建设上,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将安全环保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应通过设立专门的安全环保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确保管理制度在各层级得到贯彻落实,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链条和执行网络。

2.2 推进技术创新与数字化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股权企业应加快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与监测技术,例如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测系统、智能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控与风险预警。在环保管理方面,应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引入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应急响应的效率。此外,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提升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能力。

2.3 培育安全环保文化与全员参与意识

安全环保管理的核心不仅在于制度和技术,更在于形成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股权企业应通过定期培训、案例教育、应急演练等方式,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与技能水平,使安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和改进建议的提出,建立畅通的意见反馈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文化引领,使安全环保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与行为习惯。

3.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在一些安全环保管理较为先进的股权企业中,已经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例如,某大型能源类股权企业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事故发生率的显著下降;某化工类股权企业投资建设废气、废水处理一体化系统,并引入在线监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使污染物排放长期稳定低于国家标准;另有企业通过实施安全环保积分制管理,将员工日常表现与奖励直接挂钩,大幅提升了员工的参与热情。这些案例表明,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与文化培育的协同推进,是股权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

4. 结论

股权企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地位重要,其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形象。面对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股权企业必须将安全环保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培育安全环保文化等多方面措施,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覆盖的综合体系。未来,股权企业应积极顺应绿色发展与数字化转型趋势,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安全环保管理中的深度应用,提高风险预警、动态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应注重与政府、社会及行业组织的沟通合作,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共同营造安全、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并持续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 琪 . 国 有 企 业 股 权 投 资 后 评 价 管 理 分 析 [J]. 投 资 与 创业 ,2024,35(24):137-139.

[2] 朱瑾仪 . 企业股权激励措施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蔚来汽车为例[J]. 中国市场 ,2024,(36):145-148.DOI:10.13939/j.cnki.zgsc.2024.36.037.

[3] 文慧 . 同一控制下企业间无偿划转股权的涉税实务探讨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4,(3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