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价的实践探索
刘学颖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 225732
引言
体育科目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后,提升了体育科目的地位。据了解,在高中以初中体育项目综合成绩来选拔体育特长生加以培养的情况逐步走向正轨,这为体育特长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目的地在初中加强体育项目的正规训练,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愉悦了师生的身心,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临近毕业和学业水平考试时,体育更能减缓学习压力,增强体质,能让师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身心放松。
一、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测试与评价体系的现状
本地区中考升学考试的总分设定为 830 分,其中体育考试所占的成绩分值是 50 分。在这 50 分中,专项考试的分值为 44 分,过程性评价的分值是 6 分。对于考试项目而言,男生毕业考试项目包括引体向上,50 米跑或者立定跳远二选一,篮球、排球、足球这三项球类运动或50 米游泳四选一,以及1000 米跑。女生毕业考试项目有仰卧起坐,50 米跑或者立定跳远二选一,篮球、排球、足球这三项球类运动或50 米游泳四选一,以及800 米跑。
(二)学生体育学业水平的现状
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群体,其整体体育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耐力以及力量等素质表现并不均衡,由于课余时间参与劳动的情况较多,部分学生的体能状况相对较好,然而在系统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偏低,肥胖以及近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业水平产生了影响,学生整体的体育素养需要提升。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测试项目较为单一、评价方面存在片面性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处于有限状态,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不足,并且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欠缺,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文化课成绩,却忽视了体育锻炼,致使学生缺乏可持续进行运动的动力以及相应环境。
二、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测试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1. 测试内容与方法
测试内容应当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在保留立定跳远、跑步这类基础项目的情况下,融入契合农村特点的运动形式,像跳绳、简易球类活动等,以此兼顾体能与技能的考察,方法方面采用过程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测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运动进步的幅度,终结性测试着重于综合能力的达标情况。借助简易的记录工具,记录学生日常锻炼的数据,减少对高端器材的依赖,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条件[1]。
2. 评价标准与方法
评价标准不应设定统一的达标线,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初始体能状况以及个体差异来制定分层标准,基于此,每个学生都可在自身基础之上察觉到进步的空间,评价内容除了体能和技能成绩之外,还应当包含体育态度、运动习惯、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以此构建起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量部分以测试数据作为依据,定性部分则借助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等途径来开展。构建动态评价机制,按照学生的进步状况适时对评价标准作出调整,保障评价的公平性与激励性,更全面地呈现学生的体育学业水平。
(二)实施策略与方法
1. 教师培训与指导
教师培训需要构建常态化机制,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培训内容覆盖新型测试方法、评价理念,还涉及体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心理辅导等诸多方面,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借助网络课程学习先进经验,线下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实际操作演练。建立教师指导体系,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师,为年轻教师提供一对一帮扶,解决其教学过程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并且鼓励教师参与体育教学研究,进行课题探索,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持续优化测试与评价的实施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参与与反馈
要提高学生参与度得先提升学生体育意识,借助体育课堂讲解以及校园宣传活动等途径,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意义以及测试评价的价值,主动投身于体育学习之中,构建完善的学生反馈机制,比如设立意见箱并定期召开反馈会议,让学生可毫无拘束地表达对测试内容、评价方式、教学安排等看法与建议。及时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依据合理建议对测试与评价体系作出调整,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他人,培育自我反思能力,推动学生在体育学习里实现自我提升 [2]。
3. 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强化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协作,借助家长会、家访以及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及时把学生的体育学业状况反馈给家长,向家长宣扬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所有的意义,扭转家长对于体育的认知偏差,激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当中,像是陪着孩子开展户外活动、监督日常锻炼情形等,营造出家庭体育氛围。和社区构建联动机制,获取社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借助社区的公共场地以及资源,开展体育活动以及测试工作,邀请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宣传活动,提升社区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推动学生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测试与评价的施行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农村初中体育学业水平测试以及评价方面的实践探索,实际上是针对现有体育教育模式展开的一项有益革新举措,借助构建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测试内容以及方法,同时制定分层且动态变化的评价标准,再搭配上多元的实施策略,切实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体系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得到了提升,其体能以及技能也获得了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协同育人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冯彬 , 林树真 .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改革路径研究 [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24, (02): 134-139+144.
[2] 冯伟华 .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改革量与质变化的思考与建议 [J]. 中国学校体育 , 2020, 39 (02): 23-24.
刘学颖,男,1974 年10 月 民族:汉 籍贯: 江苏兴化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高级 研究方向:对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价阶段性目标的研究 邮编: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