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的教学探析

作者

董雅雯

合肥市桂花园学校教育集团桂园校区

引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既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终身运动观念。教师在履行职责时,需要秉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探究趣味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田径教学存在内容单一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以四年级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时,可以发现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严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 [1]。为规避此类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若干多元化的运动项目,促使学生在参与不同运动项目的过程中领悟体育魅力,更好地投入于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田径运动中的跑步、跳绳运动相结合,设置一场运动比赛。在该运动比赛中,教师需要先为学生提供跳绳,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跳绳跑”运动。为防止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受伤,可以先教授学生正确的跑步、跳绳姿势,并让学生在运动期间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减少身体负担 [2]。实践表明,通过将跳绳运动与田径运动相结合,举办一场趣味性十足的运动比赛,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参与率,进而让学生收获满满,形成对田径运动的新认识。

二、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授动作要领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其能够在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中大放光彩。相较其他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形式,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田径动作的技术细节 [3]。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分析多媒体技术在田径趣味化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在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田径运动中关于“短跑”的动作要领时,可以先为学生慢速播放一段优秀运动员起跑、加速和冲刺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学生能够仔细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各项技术细节,包括且不限于摆臂幅度、蹬地角度以及身体重心变化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上,避免课堂的无效参与。当发现全部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后,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讲述这些技术细节,深化学生对短跑动作要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关于短跑的动作要领讲解视频,让学生深刻掌握每一个技术细节,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在田径趣味化教学中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在学生观看动作要领讲解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构建趣味化的田径体能训练体系

除去跑跳之外,田径运动还涵盖走、投掷等内容,对学生的体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传授动作要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注重构建趣味化的田径体能训练体系。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更是应当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多种运动结合起来,形成趣味化的体能训练,充分考察、培养学生的爆发力与耐力,以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4]。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将跑步、竞走相结合,设计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体系。在正式进入训练环节前,教师需要先教授学生如何收紧核心部位,利用核心力量调动四肢,展开竞走与跑步。在学生掌握要领后,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体能水平,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人数相等的小组。每个体能训练小组均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展开小组训练。在体能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依照训练成果,再次融入其他的运动项目,如跳高、投掷等。每当田径训练体系得到一次更新,学生便会收获不同的体能训练体验,进而实现田径运动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教师关注的内容。教师积极探究趣味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路径,将之渗透在田径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观念。为此,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并深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田径体能训练体系。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希望对教育行业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江 露 . 小 学 体 育 田 径 活 动 趣 味 化 的 实 践 研 究 [J]. 体 育 风尚 ,2025,(11):77-79.

[2] 俞炼明 . 增强体质,均衡发展——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J]. 田径 ,2021,(01):72-73.

[3] 杨锦玥 . 趣味田径,快乐体育——谈小学田径趣味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 田径 ,2022,(06):65-67.

[4] 谭伟强 . 小学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5,(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