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

于博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等专科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队伍薄弱等。因此,深入研究“三进”工作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专科学校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时代要求不匹配

大部分高校的相关教材的更新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没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进去,这样的教学内容也就缺乏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使得教师的教学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生活联系的不够紧密,这也就导致了教材的内容缺乏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大部分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解主要以教师的授课为主,学生无法充分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实践活动,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单一,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升,还有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也不够全面,没有为教师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的教学效果。

(四)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的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能力不足,未能将学校育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学校对于校外资源利用的也不够充分,缺乏了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只提供了理论上的学习,而未能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

二、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创新研究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及时地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教师应当挖掘课本当中的一些思政元素,从而构建“思政课程 +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同时教师可以将社会近期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融入进来,让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趣味性,教师还应当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红色文化实践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应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可以通过慕课、在线教学平台等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的预习,这样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实现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讨,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出来,使得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

(三)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学校应当定期的组织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培训,并定期的组织一些学术的研讨活动,学校还可以定期的邀请专家来学校开展一些专业性的讲座,从而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其他教师进行学术性的交流,共同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课程设计和研究,从而可以有效的扩展教师教学的思路。

(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学校应当加强党委、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专业学院等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完善的协同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三进”工作的落实进度,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红色文化场馆等校外单位的合作,从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学校应当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

结语:

新时代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关键的一环,本文提出的这些创新性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中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积极地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 , 张国镛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的若干思考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6):65-68.

[2] 黄芹 . 高校思政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三进”研究 [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35(03):39-43.DOI:10.13972/j.cnki.cn21-1500/g4.2018.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