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视角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设计的创新性研究
李小兰
湖北省监利市监利中学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群体所承受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体育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身心状态调节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功能价值。休闲体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它强调运动中个体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这与青少年寻求自由,勇于创新的心理特征是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创新之路,已经成为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优质开展的关键环节。
一、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核心特征
(一)自主性
在休闲体育视野下,初中课外体育活动自主性表现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志,积极主动地选择参加项目,计划活动的时间和节奏,从课程安排中解放出来,从而自发地探究和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这种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了掌控活动的权利,促进了他们深入地投入、激发了内在运动动力、实现了自由运动氛围下自我驱动体育锻炼和个性化运动体验的建构。
(二)社交性
以课外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多元社交关系网络是由同伴之间的交往,协作和竞争构成的。集体运动情境中,个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打破了日常学习的社交边界,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影响,既促进了社交技能的发展,更于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上,发展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建构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社交文化生态。
二、休闲体育视角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设计的创新路径
(一)融合趣味元素,创新活动内容设计
在休闲体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突破传统体育活动的框框,用趣味性来重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体系。可以发掘体育项目的娱乐属性并在活动设计中渗透游戏化思维,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制定目标和规则的核心。教师也可以对运动项目进行解构重组并提炼出有趣的环节,以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实现运动目标。
以定向越野和解谜闯关为例进行活动设计,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环境精心策划出几条难易不一的越野线路,沿途布置密码箱,线索卡片以及其他道具。活动准备阶段,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几何图形知识把密码设置成具体几何图形内角与;根据历史学科对朝代更迭的认识,在线索卡片中设计了一个时间排序难题。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给学生分发了地图和任务手册,学生需要在跑步的途中搜集线索,破解谜团,最后寻找终点标志。为了提高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一些关键节点上设置一些隐藏关卡,比如模拟综艺节目的“惊喜盲盒”环节,学生做完某项具体任务之后,随机选择有趣的挑战,比如用方言背诵体育名言,或者即兴跳一个运动舞蹈。通过学科知识和趣味挑战的深度结合,不仅强化学生运动体验还扩展知识应用场景,达到体育和多学科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引入科技手段,优化活动体验形式
面对数字时代下学生认知的特征,教师要积极拥抱技术,把智能设备和虚拟技术变成课外体育活动创新的载体。设计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科技工具适配性和教育性问题,借助数据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沉浸式运动场景。
以虚拟跳绳挑战赛为例,教师利用 AR 技术将动态光影赛道投影到操场地面上,当学生戴上 AR 眼镜参与跳绳运动后,脚下实时产生虚拟台阶,每次完成一定量跳绳就能往上爬 1 级。教师融入物理学科的力学知识,依据学生对跳绳过程中力的反馈动态地调节台阶上升速度和坡度。为了提高竞技性,教师在活动平台上设立了全球排行榜,学生可以实时看到他们和国内外其他学校同学之间的名次。另外,教师可以通过 AI 动作捕捉技术实时解析学生跳绳姿势,产生纠正建议,并将纠正建议通过动画方式展现出来。在活动之后,教师会结合姿势分析报告来产生专属运动档案以供学生复习提升。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传统跳绳运动向富有科技魅力竞技挑战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热情和运动技能水平。
(三)构建多元体系,丰富活动组织模式
以休闲体育理念为动力的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应打破单一的组织框架。教师要突破学科壁垒和空间限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动态多元的活动体系。可以联合社区,体育协会和其他外部机构将专业的运动指导和趣味性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季节,节日等来规划主题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情景下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以春季校园体育嘉年华为例,教师团队把传统的田径项目和新兴的休闲运动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城市定向越野”的主题项目。预先画出校园和周边社区的地图,建立文化打卡点和趣味运动挑战站并将其纳入历史知识问答和团队接力障碍赛中。教师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搜集学生的专长和兴趣,并把他们分成竞技组,体验组以及创意组。竞技组需要完成难度较大的体能挑战和智力关卡;体验组可以选用慢节奏文化探索和轻量运动;创意组负责个性化运动路线的设计和打卡攻略的生成。在活动现场,教师化身为“活动策划师”, 在移动终端上发布实时的任务提示,并使用运动手环对学生的运动数据进行监控,适时调节活动节奏。活动最后把学生制作的运动短视频和手绘地图做成数字作品集,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体育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三、结语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青少年全面成长的时代要求下,休闲体育理念给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带来了创新活力。它的核心特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创新活动内容,优化体验形式和丰富组织模式为途径促进体育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这既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协同发展的实现,也显示出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和建设健康社会生态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小槐 .“双减”政策下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可行性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23):24-26.
[2] 李媛媛 .“双减”政策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竞赛现状分析 [J].当代体育科技 ,2023,13(13):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