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策略
张晨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故县学校 047100
一、引言
“看图写话”是连接观察与表达的桥梁,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训练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支撑。然而,当前“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重表达形式、轻思维逻辑的现象,学生作品常出现内容混乱、条理不清、前后矛盾等问题。因此,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强化逻辑思维培养,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写话内容的条理性与连贯性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梳理画面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组织语言。例如,在描述“打扫教室”的图画时,具备逻辑思维的学生能按照“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顺序展开描述,使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混乱现象。
(二)增强学生的思维严谨性与逻辑性
逻辑思维培养能让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学会思考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主次关系,从而使表达更具严谨性。
(三)为高阶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看图写话”是写作的起点,逻辑思维则是写作能力的核心素养之一。低年级阶段形成的逻辑表达习惯,会自然迁移到中高年级的习作中,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叙事顺序、明确表达中心思想,为今后的议论文、记叙文等高阶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引导有序观察,建立空间与时间逻辑
观察是“看图写话”的前提,有序观察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建立空间和时间上的逻辑顺序。在空间顺序方面,针对单幅图,引导学生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先观察画面的主要场景(如公园、教室),再聚焦具体人物和事物(如小朋友、花草、桌椅),最后回归整体把握画面主题。同时,教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常用观察顺序,并通过手势比划、箭头标注等方式强化记忆。在时间顺序方面,对于多幅图或隐含事件发展过程的单幅图,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或先后顺序的线索,按照“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梳理画面内容。
(二)强化因果分析,构建事件逻辑链条
因果关系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要素,在“看图写话”中,引导学生分析画面中的因果联系,能让内容更具逻辑性和合理性。教师可通过提问驱动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针对画面中的关键元素,设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等问题。如看到“小朋友给小树浇水”的画面,提问:“为什么小朋友要给小树浇水?”引导学生想到“因为小树需要水分才能生长”等原因。同时,引导学生推测事件结果,思考“这样做之后会怎么样?”,如“小树喝饱了水,会长得更高更壮”。还可以利用“因果句式”进行专项训练,结合图画内容,让学生练习“因为…… 所以……”“之所以…… 是因为……”等句式。
(三)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内容逻辑结构
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帮助学生清晰梳理画面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内容组织的条理性。对于单幅图,可引导学生绘制“主题—要素—关系”思维导图:中心位置填写画面主题(如“快乐的课间”),分支列出主要人物(小明、小红)、地点(操场)、事件(跳绳、踢毽子),再用线条标注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小明在跳绳,小红在踢毽子,他们玩得很开心)。对于多幅图,可采用“事件发展轴”思维导图,以时间或事件进展为轴线,依次列出每幅图的关键信息(起因、经过、结果),并标注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如“第一幅图小明摔倒了,所以第二幅图小红来帮忙”)。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能直观看到内容的逻辑结构,减少写话中的混乱现象。
(四)开展想象补白,拓展逻辑思维广度
图画呈现的是静态瞬间,而事件的完整逻辑往往包含未直接呈现的前因后果和细节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画面外的逻辑链条,能有效拓展逻辑思维的广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背景信息,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例如,看到“小朋友在医院照顾妈妈”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妈妈为什么生病?”等背景内容,让逻辑更完整。
(五)优化评价反馈,强化逻辑思维导向
科学的评价反馈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调整评价标准,突出对逻辑条理的关注。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语句是否通顺,更要考察“是否按顺序描述”“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晰”“因果是否合理”等逻辑要素。例如,对写话内容混乱的学生,评语应具体指出:“你描述了小明和小红在公园玩,但没有说清楚他们先玩了什么,后玩了什么,试着按照顺序重新说一遍好吗?”同时,实施“分层评价”,针对不同逻辑思维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标准:基础层要求能按顺序描述画面主要元素;提高层要求能说明元素之间的简单关系;优秀层要求能完整呈现事件的因果和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逻辑思维的提升。
四、结论
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有序观察、强化因果分析、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评价反馈等策略,能有效改善当前“看图写话”中内容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逻辑思维模式。未来的教学中,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逻辑思维培养的融合,如利用动画演示图画中的事件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逻辑关系,让“看图写话”教学在逻辑思维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丽珊. 观察、抽象与表达:看图写话的逻辑思维运用 [J]. 语文天地 , 2024, 31 (04): 90-93.
[2] 吴甜.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23: 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