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
张旭东
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 214156
一、引言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更高了,目标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所以,教师急需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学习,从单纯记知识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一)主题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主题式教学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是一种以主题为中轴开展的整体性教学模式。其有着主体性、建构性、综合性、探究性及创造性等特点,着重围绕特定主题来实施教学,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助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与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 主题选取
可参照课程标准与教材,选取能统摄化学核心概念、化学学科思想观念的内容作为主题,或者以社会性议题,像化学与工业、化学与生活这类当作主题。比如,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为主题,能整合“电解质”“电离”等相关概念;还可结合本地产业文化,像佛山地区就可开展“陶瓷中的化学”主题教学。
2. 主题整体设计
要从主题内容的进阶、不同主题内容间的关联,以及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标准水平进阶等维度着手设计。例如把常见无机物设为一级主题,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等作为二级主题,过氧化钠、氯气等列为三级主题,借助层级主题学习来完善知识与素养体系。
3. 主题课时设计
依据主题整体设计,把主题细化成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设计契合的教学活动、创设相应情境并确定评价方式,保证每节课都围绕主题目标开展,逐步达成主题教学的整体目标。
(三)案例分析
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主题教学案例里,教师先是创设生活中金属制品生锈的情境来引出主题。接着把该主题拆解成“金属腐蚀的类型”“金属腐蚀的原理”“金属防护的方法”等子主题。运用实验探究、多媒体展示等途径,使学生知晓不同金属腐蚀的现象与原理,像借助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电极反应。最终让学生针对生活金属制品设计防护方案,以此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为探究对象,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尝试活动,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特点包括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核心是师生互动,实质是通过借鉴科研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1. 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问题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实验中的异常情况或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提出“为什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等问题。
2. 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如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可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的 pH 值,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分析盐类水解的原理。
3. 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探究结果,总结归纳出结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4. 拓展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类似问题或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如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其他盐类物质的水解现象及应用。
(三)案例分析
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中,教师先展示铁生锈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提出问题“铁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中,化合价是如何变化的?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试剂(如 FeCl₂ 溶液、FeCl₃ 溶液、铁粉、氯水、KSCN 溶液等),探究Fe²⁺、Fe³⁺ 和 Fe 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学生得出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关结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补血剂中 Fe²⁺ 的作用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两种教学方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主题选取与教学过程把控。主题选取上需契合学生认知水平与既定教学目标,既不能因过于复杂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太过简单而缺乏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主题具备连贯性与系统性,比如围绕“元素周期律”主题,按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等依次展开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像学完一族元素后梳理共性与特性,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此外,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也不容忽视,可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鼓励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主题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教学效果得以最大化。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既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既不能过度干预学生的探究过程,又不能放任自流,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此外,要重视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探究效果。
结论
主题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题式教学通过围绕主题整合知识,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养;问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注意相关事项,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游志明 .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主题式教学实践 [J].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7):008-011.
[2] 梁莉琼 刁希怡 胡又元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J].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