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宋淑杰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团结小学校 137300

一、引言

伴随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凭借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水平方面的显著成效,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大单元教学开辟了全新视角与实施路径。

二、大单元教学理论基础与特点

(一)大单元教学理论基础

通过采用一个或多个教学单元进行有机融合,以主题作为线索,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活动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称之为大单元教学。其理论根基主要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整体性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要以自身知识经验为基石,对新获取的知识进行编码与重新认知,从而构建知识理论体系。而整体性教学思想着重强调从整体层面把握教学内容,促使知识融会贯通。

(二)大单元教学特点

整体性:大单元教学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束缚,从整体角度把控教学内容,达成知识的整合与优化。

主题性:围绕特定主题或活动来组织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与系统性。

探究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钻研学习内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性:重视过程及表现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策略的调整。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

(一)结合大单元教学理论,搭建课程结构

1. 树立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 , 从整体层面 , 对课程内容予以重新整合优化。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上 , 单元课后习题涵盖着单元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时 , 通常可以结合单元习题 , 明确目标并进行落实。例如 , 在进行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时 , 语文园地一的课后练习要求 ,在阅读的过程中 , 要时刻留意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要求完全可以作为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单元教学全程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此类词句。

2. 明确大概念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 通常将以具有统领性、能够指向学科基本内容 , 或者是核心概念的观念称之为大概念。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 , 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部分。通常可以采用大概念进行教学,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读写结合,进而落实读写的有机融合。例如 , 在阅读时 , 教师可以采用趣味阅读法 , 设定趣味阅读的主题 , 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 通过日常写作训练 ,将素材加以运用。为了实现读与写的吸收和转化 , 将教材中的读与写进行有机融合, 让学生领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3. 构建学习任务群

将以任务为线索 , 围绕语文要素与核心素养所创建的课程群称为学习任务群。在搭建学习任务群时 , 通常包含评价方式、学习活动以及学习内容等。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依据单元主题和目标,搭建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授“童话”单元时,教师可构建“童话创作”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把握童话特点、进行童话创作,并通过展示与评价检验学习成果。

(二)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提升教学效率

1. 明确大单元主题

大单元主题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关键要素。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时,要先明确大单元主题,再依据主题挑选和组织教学内容。大单元主题的选择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教学“自然”单元时,教师可将“探索自然奥秘”确定为大单元主题,并围绕该主题选取和组织与自然相关的课文、阅读材料、实践活动等内容。

2. 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内容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有序。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从多方面着手,如整合不同课型的课文、融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

3.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观察、记录、提问、讨论等方式开展,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问题,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估大单元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进行大单元教学实践,实现深度学习

1. 设计学习任务

设计学习任务是大单元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根据大单元主题和目标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要求和可操作的步骤。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单元时,教师可设计“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采访家人等途径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并撰写关于传统文化习俗的小论文或制作手抄报展示学习成果。

2. 组织学习活动

组织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依据学习任务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作品展示等。通过组织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同时,教师还可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3. 引导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大单元教学实践的目标之一。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此外,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深度学习,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交流与协作、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等。

四、结束语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达成学科育人目标。教师应持续探索和创新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 汤道仪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教育观察 ,2024,13(32):59-62.

[2] 陈巧梅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1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