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行动研究
李鑫
长春市文化系统幼儿园 130000
在幼儿的活动区构建环节,材料投放是关键内容,可以为幼儿艺术创作和表达自我提供必要条件。在美工区的构建环节,要做好材料的筛选和优化投放,使得幼儿的各类需求和环境活动有机融合,在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切实加强,进而使得活动深度推进,科学探究,提升学习效果。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确保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深入思考,在有效探究相关知识并实现迁移的前提下,为幼儿的深度学习取得良好成效提供必要条件。在 OCCP 行为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把观察、连接、建构、表达作为核心,为幼儿学习行为的优化提供必要的系统框架,把深度学习理论和 OCCP 模型充分融合进一步探索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在美工区的学习效果。
1 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1.1 材料种类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
在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方面,要想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需要,在材料种类层次性方面切实有效加强。然而,某些幼儿园在材料种类方面不够丰富,相对来说只有比较常见的材质或绘画工具,并没有树枝、树叶等多样化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材料投放并没有充分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个体发展需要,未能充分贯彻落实循序渐进的投放原则和层次性需要。由此导致某些幼儿在活动之中往往因为材料难度不适应,而对各项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无法实现深入探究和深层次思考。
1.2 材料更新不够及时,缺乏情境性
在美工区的构建中,需要在材料的匹配方面有效优化,以激发和调动探索欲望。同时,在材料投放环节要体现出丰富性,具体操作环节往往是以独立形式呈现的,并没有和主题进行充分互动,缺乏和生活经验的有效连接,无法构建更富有情境的活动氛围。由此导致幼儿在使用材料时不能把自身的经验和当下的创作有效联系,这对于幼儿深度学习效果的优化会造成严重影响。
1.3 材料投放未能充分关注幼儿自主性
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绝对主导的情况,并没有充分征求幼儿的个人意见。材料的投放种类、位置、数量等往往是由教师决定,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精准有效的效能。幼儿缺乏自主权利,并未切实有效地开展相对应的探究活动。幼儿对于材料的应用不够积极,缺乏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导致整体材料匹配不够完善,缺乏时效性。
2 基于OCCP 学习行为模型的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
2.1 充分基于观察(Observation),优化材料投放多样性
在 OCCP 学习行为模型的构建环节,要想体现出材料的投放效果,需要以观察为基础,即 O(Observation)。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结合观察结果,对材料进行有效丰富,使自然材料、废旧材料能够融入其中。例如,可以收集麻绳、羽毛、松果等自然材料,并且把布料、吸管、纸杯等废旧材料作为重要因素,在融会贯通中使幼儿有更加多元的创作素材。同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差异投放更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例如,针对小班幼儿来说,可以为其提供颜色比较鲜艳、操作更加便捷的材料;针对大班幼儿来说,可以融入更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比如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编织工具或立体建构材料,使幼儿的发展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2.2 强化连接(Combination),增强材料投放的科学性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推进环节,需要在材料的生活经验方面进行有效优化,创设与材料相匹配的情境,从而体现出材料投放的科学性。例如,可以开展“秋田的童话”主题活动,在美工区可以投放相关树叶、枯枝或稻穗等,引出秋天的主题,做好自然材料的匹配,这种需求是幼儿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材料创作情境景象。同时,也可以根据节日活动在美工区布置相对应的节日氛围,投放和节日相关联的材料。例如,春节可以匹配红纸或中国结等材料,让幼儿在创作表达中进一步深化对于节日的理解。
2.3 促进建构(Construction),提升材料投放的互动性
要在美工区投放开放性更优的材料,例如塑料片、线绳以及低结构的木块等。通过各类材料的有效应用,不采用固定的使用方法或创作结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可以结合自身的想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实现个性化创作。同时,也可以使材料的互动性得到有效增强。例如,可以提供相对应的燃料、画笔和相关纸张,使幼儿在探索不同燃料在不同纸张边缘效果的前提下,呈现出材料投放本身的互动价值和深远意义。
2.4 强化表达(Presentation),完善材料投放的展示和分享功能
教师可以在美工区展示作品,并在展示区域进行优化,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展示材料,例如相框、展板、展示架等。教师鼓励幼儿把自身的作品实现个性化展示,在促进其查漏补缺过程中,使得材料的投放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定期组织幼儿开展作品分享活动,输出自身的想法,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在互动分享中说出创作思路的前提下,使得幼儿可以在积极表达中进一步逻辑思维,强化对创作的理解和反思。从而在同伴的互动分享中获得启发,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以此呈现出积极表达的效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美工区材料投放过程中,想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可以通过 OCCP 学习行为模型,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对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方面有效优化,增强材料匹配的情境性和主题性。进一步强化展示和分享功能,从而使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得到改善,为幼儿美术素养和深度学习能力的增强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明丽. 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 , 2023(08): 88 - 91.
[2] 陈红刚 . OCCP 模型在幼儿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J]. 幼儿教育 ,2024(03): 45 - 48.
吉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4 年度一般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行动研究﹣基于occp 学习行为模型》。立项编号:GH24407。